就像是普通話普及全國一樣,中原官話的使用范圍主要包含山東魯西南地區和河南大部,且兩者不但方言屬性類似,文化習俗、飲食等也有很大相似性。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前些年因為工業短板,省內大批務工者分散到了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隨之帶去的就包括自身方言,所以當很多人后來發現山東魯西南方言與河南話類似時,就有點搞不清楚,其實菏澤的中原官話也是土生土長的方言,根本不是后期受河南影響。
1、山東濟寧的方言,為什么和河南駐馬店的方言挺像呢?
我是河南駐馬店人,第一次聽到《機器靈,砍菜刀》這首歌,以為是我的本地老鄉創作的,后來查了查,是濟寧的歌手張衛創作的。中間隔了幾百里,而且中間的開封,商丘,周口部分地區和我們說話不大一樣,后來了解到,有個中原官話蔡魯片,蔡魯片分布于山東省濟寧市,河南省駐馬店市、周口市、信陽市,江蘇省沛縣、豐縣等地。駐馬店在春秋時大部分屬于蔡國,而濟寧屬于魯國,蔡和魯分別代表著古代的蔡國和魯國,
2、為什么感覺河南、山東、安徽、江蘇說的方言都一個樣子?
這個問題其實只問對了一半,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四個省份有說方言相同的地區,但是大部分都不相同。問此問題的人要么是這四個省份交界區域城市的人,要么就是外地人去這四個省份相交界區域城市出差,走過這幾個地方感覺說話方言一樣,可以準確的講四個省份交接的地方說的方言叫做“中原官話”先說說山東,山東的方言體系分為三大板塊,一個版塊就是我們剛才說的中原官話,主要集中在魯西南,與河南方言很相似。
而魯北、魯中地區說的是冀魯官話,也就是與河北南部的方言較為相似,最后膠東地區說的方言叫做膠遼官話,區別于冀魯、中原,倒是與遼寧大連、丹東成為一體。再說說江蘇,江蘇的方言體系基本也分為三大板塊,江蘇只有西北部徐州、宿遷一帶方言傾向于中原官話,而往南便是江淮官話,再往南過了長江基本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吳語”,有個詞語叫做“吳儂軟語”說的就是長江南岸城市的方言,
另外因為安徽省與江蘇省原先都是江南省,所以安徽省的方言也是從北至南依次改變,與江蘇相差不大。最后說下河南,河南是中原官話的發源地區,也是當前中原官話使用最多的省份,以河南為發源地,向四周擴散,方言體系形成的時間已經非常久遠,在歷史上基本就已經成型,而河南是華夏民族發展繞不開的省份,所以就出現了上面四個省份交界之地方言一個樣子的情況。
3、徐州屬于江蘇,為什么徐州話和山東,河南,皖北話都很相似,卻和江蘇大都不同?
方言和區劃沒有任何關系,大連和煙臺隔著海都是一個口音,而煙臺和青島挨著卻是不同的口音,徐州不論屬于哪個省,口音都是中原官話當中的一個分支,這個區域口音都是大致相似的。不過向北向西千里口音都相同,這個就太夸張了,徐州向北二百多公里就進入了冀魯官話片區,就是以濟南口音為主的山東話區域,而向西200多公里則屬于純正中原官話片區,也就是鄭州開封一帶的標準河南話口音,雖然這也是中原官話,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分支,
而河南的濮陽和山東的聊城則是又一分支。中原官話很多口音有相似的地方,但實際上還是有著明顯的發音區別,以及土話特有詞匯的區別,跟淮安等地口音不同,這個就太正常了,徐州屬于北方城市,而淮安大部分區域都屬于南方,淮南以南更是完全屬于南方地界,方言語種是江淮官話,不僅口音和徐州不同,習性和口味也都有所區別。,
4、山東菏澤的人,為什么說河南話?
此問題如果反過來問也同樣可以,河南人為什么說山東菏澤話,歸結原因在于,大范圍屬性上的方言,沒有河南話一說,也沒有菏澤話一說,兩者基本都屬于中原官話的方言范圍。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前些年因為工業短板,省內大批務工者分散到了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隨之帶去的就包括自身方言,所以當很多人后來發現山東魯西南方言與河南話類似時,就有點搞不清楚,其實菏澤的中原官話也是土生土長的方言,根本不是后期受河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