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褚遂良是唐代這些楷書大家中綜合素質非常高的一位。在開國少將中,升遷到正國級的領導人,只有三人,河南籍開國少將李德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曾任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其他兩位是汪東興、劉華清,他們倆人都曾任過中央政治局常委。
1、河南歷史上最著名的人是誰?
在開國少將中,升遷到正國級的領導人,只有三人,河南籍開國少將李德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曾任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其他兩位是汪東興、劉華清,他們倆人都曾任過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德生(1916年-2011年5月8日),河南省新縣陳店鄉人,1930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2年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洗禮,浴血奮戰,功勛卓著。尤其是在抗美援朝中,他歷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2軍35師師長、副軍長、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先后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役、金城以南地區防御作戰和上甘嶺戰役,率第35師先后與敵人進行大小戰斗421次,殲敵1.9萬余人,
抗美援朝勝利后,他榮升解放軍第12軍軍長。1973年8月,在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副主席,這也是李德生一生政治生涯的頂點,在開國元帥中,只有朱德、葉劍英兩人擔任過中共中央副主席。在其他開國將軍中,也只有汪東興在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先后擔任過總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司令員,沈陽軍區司令員,國防大學政治委員,是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
2、褚遂良的書法到底強大在哪里?
一代大文豪蘇軾曾這樣評價褚遂良的書法“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其奇趣。”在蘇軾的這句中“書骨氣深穩”這五字便形象概括了褚遂良書法的強大之處,自古以來書家要表現出書法的“書風”相對容易一些,因為不同的個性就有不同的書法風格,然而要體現“書骨”那就沒那么簡單容易了,之所以說書法的“書骨”難以體現,那是因為這關乎于書家自身的文化抱負與信仰,古人常說的“人可以有傲骨,不能有傲氣”,就是這個道理,換句話說只有有傲骨的書法家才能創作出有“書骨”的書法;有宋四家稱號的米芾這樣評價褚遂良書法“清遠蕭散,九奏萬舞,鶴鷺充庭,鏘玉鳴王當,窈窕合度”,“王當、合度”這四個字就說明了其書法的巨大氣場,俗話常說“字如其人、相由心生”這也體現了一個人的文化修養,要知道書法還可以用作于欣賞,褚遂良還是唐朝有抱負的書法家,深受唐太宗器重,所以褚遂良的書法總是有著“大家風范”的氣場;褚遂良草書之法,千變萬化,妙理無窮,筆力雄贍,氣勢古淡,
3、哪里有褚遂良的創作可供欣賞?
個人認為,褚遂良是唐代這些楷書大家中綜合素質非常高的一位。他具有至少兩個其他書法家不具備或者咱們沒有發現的能力,首先是他可以一眼看出來王羲之的真跡(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因此總有人阿諛逢迎,但有一些是贗品或臨摹),深得李世民信任,其次,他是初唐書法家,他繼承了北魏,隋末書法特點,善隸書,又吸收了虞世南,歐陽詢的書法風格,悟出屬于他的風格,直到他死后,他的書法風格依然受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