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和陌生人溝通見人就喊老師,更是受“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影響。仁義禮智信更是時刻影響著每一代山東人,所以,題主所問山東人口碑問題,我覺得是屬實的,但這并不代表絕對,說青島人排外的,可以休矣,成家之地荊楚安州(今湖北安陸),湖北安陸之所以敢于爭奪李白故里的稱號,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于,這里是李白成家的地方。
1、山東人怎么看青島?
首先,我是個地道青島人,但總是在不斷的出差,國內和國外也去了不少地方。現在,我也來說說我眼中的青島,第一,城市發展。說實話,青島和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比起來,就像一個寧靜的小鄉村,他有自己的節奏,人們生活悠閑。所以,青島更適合養老,而不是創業,青島真正的發展還是在俞正聲當政時,給青島搭下了日后發展的框架。
現在的青島,海邊一線比原來延長了幾倍,環境也更好了,至于不靠海的市區,雖然不如沿海地區,但是也并不比省內兄弟城市差。我們應該客觀的看這些,第二,青島的工資水平確實不高,甚至有點低的過分,這和青島的城市地位不相符。2500-3000的工資比比皆是,若是外來務工人員在青島安家,真的很難。(前不久和朋友聊天,得知一樣的工作,青島月薪7000左右,北京要15000 ,
)但另一方面,青島吸引了大量的其他地區的富裕階層來此定居。他們在別處掙錢,到這里花錢置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地產價格。現在就連青島本地人,如果祖上沒有點房產,想留在青島也是不容易的,第三,關于排外問題。說實話,我不認為青島排外,青島是個移民城市,真正像我這樣的青島土著寥寥無幾。絕大部分都是移民來的,
我曾在公交車上阻止過“老青島人”對新移民的辱罵。其實,我能聽出來,那個罵人的“老青島人”也不是本地土著,只不過比別人早來幾年而已。君不見,青島現在人口已達800萬 ,真土著可能還沒有200萬,所以,說青島人排外的,可以休矣。第四,現在的門頭房真的不如以前受歡迎了,盡管臺東等地依然人來人往,但總的來說,青島門頭房的使用還是不旺盛。
畢竟現在一切都可以在網上解決了,呵呵。第五,青島人確實有優越感,比如我,做外貿的。平時寫地址給老外都是中國,青島,不是我瞧不起兄弟城市,而是青島在世界各國的老外的心中有一定的知名度,這樣寫,更簡便,方便記憶。而對于省內的兄弟城市,我們絲毫沒有不敬的意思,以上,是我有感而發。如有不敬之處,還請各位海涵,
2、正史記載李白是山東人,四川和湖北為何自稱是詩仙故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靜夜思》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詩仙李白透過明月寄托出了自己的思鄉之情,但令人疑惑的是,關于李白的故鄉至今仍然是個謎。幾年前,湖北安陸與四川江油的李白故鄉之爭記憶猶新,后來就連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也加入了這場李白故鄉之爭,隨著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甘肅天水、山東濟寧也紛紛加入了這場李白故鄉之爭當中。
那么在這么多的城市里,究竟哪個才是詩仙李白真正的故鄉呢?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甘肅天水在中國歷史上算得上是舉足輕重,相傳三皇之一的伏羲當年主要活動范圍就在天水,詩仙李白同樣是這塊土地孕育而來的,李白族叔李陽冰在其《草堂集序》當中就對李白的身世做了說明:“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
蟬聯珪組,世為顯著”。作為李白的族叔,對李白身世的說明,權威性、可信度都算得上比較高的,此外李白在其作品《贈張相鎬二首》當中對自己的身世也做了說明:“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云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世傳腔桐勇,氣激金風壯,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由此可見李白對于隴西成紀人的這個身份也還是比較認可的,
出生地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關于李白的出生地的說法其實有兩種,受到大多數人認可的觀點是西域說,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羅浮》詩云:“鄉關吵安西,流浪將何之”,對于身世的自憐自嘆,恰恰證明了李白出身于西域的說法,為何祖籍在隴西的李白,會出生于千里之外的西域呢?這不得不提到李白的先祖,據《新唐書·文苑列傳》記載:“李白,字太白,興圣皇帝九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