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mái),又稱霾(煙霧)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顆粒物也會使大氣渾濁,由于液態水或冰晶組成的霧所散射的光與波長關系不大,所以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灰色,霧形成時大氣濕度應達到飽和,霧是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
霧是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多出現在秋冬季節,是近地面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結)的產物。霧的存在會降低空氣透明度,惡化能見度。如果目標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以下,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或凝結)的天氣現象稱為霧。霧霾(mái),又稱霾(煙霧)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顆粒物也會使大氣渾濁。目標水平能見度在1000-10000米的現象稱為輕霧或薄霧。霧形成時大氣濕度應達到飽和。由于液態水或冰晶組成的霧所散射的光與波長關系不大,所以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灰色。
2、霧霾是怎么形成的?原因有三:-水平方向靜風增大現象。城市里建筑建得越高,氣流經過市區時的阻擋和摩擦會明顯減弱,靜風現象的增加不利于大氣中懸浮顆粒物的擴散和稀釋,容易在城區和郊區周圍積累;-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個反轉。逆溫層就像城市上空的鍋蓋,這種高空氣溫高于低空氣溫的逆溫現象,限制了低空空氣的垂直運動,使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難以向高空漂移,在低空和近地面受阻。空氣中懸浮顆粒的增加,隨著城市人口增長和工業發展,機動車數量猛增,污染物和懸浮物排放量大增,直接導致能見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