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4-1927: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意義:第一次國共合作促進了國民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到第二遍,第二次國共合作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年1月-1927年7月,3.1937-1946:國共合作第二次合作的意義:Xi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合作的開始,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時期。
第一次國共合作是在北伐戰爭時期,也就是1924年到1927年。第二次 國共合作正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建立了合作關系第二次1937年,張學良發動Xi事變,促使蔣介石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第一次反“圍剿”發生在1930年12月至1931年1月。地點:贛南第二次第三次反“圍剿”發生在1931年3月中旬,第四次反“圍剿”發生在1931年6月,第五次反“圍剿”發生在1932年5月,這是1933年10月17日國民黨的勝利。
1936年12月,Xi安事件發生,其和平解決為國共合作創造了前提條件。1937年2月9日至9月,國共雙方代表在Xi、廬山、南京舉行了六次談判。經過七個多月的反復談判,國民黨終于同意將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并承認陜甘寧邊區政府。9月22日,國民黨中央社宣布;第二天,江發表文章,實際上宣布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到第二遍,第二次 國共合作
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年1月-1927年7月。重要成果有: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宣傳黨的綱領,擴大黨在群眾中的影響;黨開始掌握一些革命武裝力量;廣大人民群眾經過一場革命的洗禮,為中國革命向前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二次 國共合作,抗日戰爭時期。重要的成就是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4、兩次 國共合作的結果各是什么?1,1924-1927: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意義:第一次國共合作促進了國民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擴大了共產黨的影響。2.1927-1937:國共合作反抗國民黨右派十年。3.1937-1946:國共合作第二次合作的意義:Xi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合作的開始。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立,國共兩黨共同走向抗日戰場。4.1946-1949:抗戰勝利后,美蔣勾結發動內戰,國共關系再次破裂,從合作走向全面對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