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1357~1419)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佛教理論家,相對來說,漢傳佛像收藏的人比較多,而且被洋教競爭,技能會更突出,藏傳相對值略低,你好,漢傳佛像和藏傳佛像其實價值不在佛像上,而是雕刻工藝,佛像材質本身比如唐代佛像和明代佛像絕對是歷史越久,代表越稀有,越有收藏價值,藏傳佛像歷史悠久,但屬于佛像的獨占霸權。
你好,漢傳佛像和藏傳 佛像其實價值不在佛像上,而是雕刻工藝,佛像材質本身比如唐代佛像和明代佛像絕對是歷史越久,代表越稀有,越有收藏價值。有比民品更值錢的官品。同期官方產品比民間產品好,主要是技術掌握在掌權者手中。相對來說,漢傳佛像收藏的人比較多,而且被洋教競爭,技能會更突出。藏傳 佛像歷史悠久,但屬于佛像的獨占霸權。所以,更多的佛教產品被保存下來,相對于藏品的稀有性。藏傳相對值略低。除非有特殊含義。還有一個就是禪物,佛像,在中國肯定比密宗貴。密宗在印度和日本比較多,在中國還是比較少的。所以這個比較好說。
2、有認識這尊 藏傳 佛像的嗎?請問 佛像的名稱?宗喀巴(1357 ~ 1419)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佛教理論家。在中國的西藏、青海、內蒙古、甘肅、北京等地區,都有宗喀巴的雕像,有的是涂金的泥塑,有的是鋼制的,宗喀巴的真名是羅桑扎巴(好智慧意味著吉祥),這是他得到一位佛教僧侶的戒律時的名字。元順帝鄭智十七年(公元1357年十月十日),出生于青海湟中縣宗卡的一個佛教家庭,他的父親叫達爾卡·齊魯本格,母親叫辛毛·阿徹。他們兩個都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卒于明朝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十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三歲。因藏語稱湟中(今塔爾寺所在地區)“宗卡”,故稱宗喀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