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進入成都最新政策
取消非戶籍首套房限購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從2018年成都最新限購政策來看,限購的對象已經由個人調整了家庭,而戶籍轉入的人員也加入了社保的要求。實際上,本次調整可以看出是為了彌補之前的限購漏洞,避免個人投機炒房。成都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仍然在調整升級,所以2019取消限購的可能性非常小。 再來看看當前全國的購房情況,2018年以來多地樓市都出現了一些變化,例如上海、南京、長沙、成都、武漢、杭州和西安等城市買房要搖號、全國限購城市范圍進一步擴大、以及房貸利率上升等。
這些變化都說明,限購政策在2019年不會變寬松,可能會進一步縮緊,因此成都取消限購的可能性也不大。
2. 進入成都最新政策查詢
一、藝考改革新方案:聯考成績逐漸取代校考成績
藝術類專業從“校考”變成“統考”,從而使得統考地位的提升。其實這對同學有利有弊,為備戰聯考,藝術生們將會減少對文化課的學習,大部分考生的文化課較為薄弱,取消校考就意味著藝考生們將會有更多時間去復習文化課。而取消校考,聯考的競爭壓力也就隨之增加,考生志愿填報和報讀高校知名專業難度會增大,導致競爭更加激烈。
二、逐步提高文化課控制線,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應因地制宜、分類劃定、逐步提高藝術類各專業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控制分數線。
其中,藝術類本科專業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在合并原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則上不得低于合并后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舞蹈學類、表演專業可適當降低要求;確需過渡的省份,應在三年內調整到位。
3. 省內進入成都最新政策
可以的。目前多個省市都推行了異地就醫的政策。
辦理流程:
根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簡稱“城保”)政策規定,城保退休人員如需到外省市定居的,可攜帶本人身份證(委托代辦的,還需提供代辦人身份證)、社保卡(或醫保卡)等材料到就近的本市區縣醫保事務中心申請辦理就醫關系轉出本市的手續,同時應提供外省市居住地的詳細信息。
在辦理就醫關系轉移后,原則上6個月內不得更改。其每年的個人醫療賬戶資金,由市醫保事務中心在每個醫保年度(當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的第一個月,按規定以現金形式郵寄給本人。
在本市辦理就醫關系轉移手續后,可以到當地醫保定點醫院就醫;當地未實施醫保的,可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成立的鄉衛生院以上的醫院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可以在醫療費收據開具之日起的6個月內至就近的本市區縣醫保事務中心申請報銷。
報銷時應攜帶社保卡(或醫保卡)、發票原件、病史資料、費用明細;如是住院的,還需提供出院小結及住院費用清單。劉老伯按規定在外省市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可以按照本市或參照當地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和用藥范圍以及支付標準申請報銷,但一次報銷只能選擇其中一地的規定執行。
4. 進入成都最新政策要求
一、擴大住房限購范圍
將二手住房納入限購范圍,購房者在住房限購區域購買二手住房的,應符合成辦發〔2016〕37號、成辦發〔2016〕45號文件規定的購買商品住房條件,且只能新購買1套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二、強化區域職住平衡
在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區域內購買住房的,購房者須具有限購區域戶籍,或在限購區域穩定就業且連續不間斷繳納社會保險24個月以上。
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限購政策繼續按成辦發〔2016〕45號文件執行,但其中非本區戶籍居民須連續不間斷繳納社會保險24個月以上。
三、加強購房資格審核
非本區域戶籍居民不得通過補繳社會保險在限購區域購買住房。房管、人社等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強化部門協作,加強購房資格審核,確保住房限購措施落到實處。
四、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對于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引進的高端人才等,經所在區政府(管委會)認定后,其購房可不受戶籍、社保繳納時限的限制,但所購商品住房自合同備案之日起、二手住房自載入不動產登記簿之日起5年內不得上市轉讓。
5. 成都最新政策規定
2022年幼升小入學年齡要求為: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之間出生的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2022年和2023年幼升小家長可對照上述年齡要求查看孩子入學年份,提前準備相關材料,提前了解入學要求,提早籌備幼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