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四川 > 成都市 > 數學小知識,關于數學的小知識10個

數學小知識,關于數學的小知識10個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3-28 00:31:31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1,關于數學的小知識10個

數學小知識--------------------------------------------------------------------------------數學符號的起源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數和形的相互關系。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里就不下20多種。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意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后都變成了"+"號。"-"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后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里,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于是等于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大于號"〉"和小于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于≯""≮"、"≠"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號"{ }"和中括號"[ ]"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

關于數學的小知識10個

2,數學的知識

第一部分: 概念。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  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簡便乘法: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參加運算,有幾個零都落下,添在積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 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 答: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 答: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計算。  10,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11,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12,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后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14,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15,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16,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  17,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18,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  19,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20,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分數的倒數。  21,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分數的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  22,什么叫比:兩個數相除就叫做兩個數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23,什么叫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外項之積等于兩內項之積。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正比例關系。如:y/x=k( 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反比例關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28,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其實,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這個小數乘以100%就行了。  30,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31,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其實,把分數化成百分數,要先把分數化成小數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32,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33,要學會把小數化成分數和把分數化成小數的化發。  34,最大公約數:幾個數都能被同一個數一次性整除,這個數就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或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 叫做最大公約數。)  35,互質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36,最小公倍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37,通分:把異分母分數的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數,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數)  38,約分: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約分用最大公約數)  39,最簡分數: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40,分數計算到最后,得數必須化成最簡分數。  41,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進行約分。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進行約分。在約分時應注意利用。  43,偶數和奇數: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奇數。  44,質數(素數):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45,合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46,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時間一般以年或月為單位,應與利率的單位相對應)  47,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48,自然數: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整數,叫做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  49,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如3。 141414  50,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不循環小數。如圓周率:3。 141592654  51,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到無限位數,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如3。 141592654……  52,什么叫代數 代數就是用字母代替數。  53,什么叫代數式 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數式。如:3x =ab+c  小學數學公式大全,第二部分:計算公式。  數量關系式: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的公式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面積,體積換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公頃=10000平方米 1畝=666。666平方米  (5)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換算:  1噸=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幣單位換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時間單位換算:  1世紀=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閏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閏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時 1時=60分  1分=60秒 1時=3600秒  小學數學公式大全,第三部分:幾何體。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S=a×a  正方體的體積=邊長×邊長×邊長 公式:V=a×a×a  2、長方形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公式:C=(a+b)×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S=a×b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S= a×h÷2  4、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S= a×h  5、梯形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圓  直徑=半徑×2 公式:d=2r  半徑=直徑÷2 公式:r= d÷2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公式:c=πd =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r  7、圓柱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的周長×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的周長×高+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總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Sh  8、圓錐  圓錐的總體積=底面積×高×1/3 公式:V=1/3Sh  三角形內角和=180度。  平行線: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垂直: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像這樣的兩條直線,  我們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數學,起源于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為古中國六藝之一,亦被古希臘學者視為哲學之起點。數學的希臘語μαθηματικ?? (mathematikós)意思是“學問的基礎”,源于μ?θημα (máthema)(“科學,知識,學問”)。 數學最早用于人們計數、天文、度量甚至是貿易的需要。這些需要可以簡單地被概括為數學對結構、空間以及時間的研究。 對結構的研究是從數字開始的,首先是從我們稱之為初等代數的——自然數和整數以及它們的算術關系式開始的。更深層次的研究是數論。 對空間的研究則是從幾何學開始的,首先是歐幾里德幾何學和類似于三維空間(也適用于多或少維)的三角學。后來產生了非歐幾里德幾何學,在相對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到了16世紀,算術、初等代數、以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17世紀變量概念的產生使人們開始研究變化中的量與量的互相關系和圖形間的互相變換。隨著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也開始慢慢發展。

數學的知識

3,小學數學知識有哪些

小學數學公式大全,第一部分: 概念。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如:(2+4)×5=2×5+4×56,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簡便乘法: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參加運算,有幾個零都落下,添在積的末尾。7,什么叫等式 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8,什么叫方程式 答: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 答: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計算。10,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11,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12,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后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13,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14,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15,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16,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17,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18,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19,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20,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分數的倒數。21,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分數的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22,什么叫比:兩個數相除就叫做兩個數的比。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23,什么叫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24,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外項之積等于兩內項之積。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如3:χ=9:1826,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正比例關系。如:y/x=k( k一定)或kx=y27,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反比例關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28,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29,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其實,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這個小數乘以100%就行了。30,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31,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其實,把分數化成百分數,要先把分數化成小數后,再乘以100%就行了。32,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33,要學會把小數化成分數和把分數化成小數的化發。34,最大公約數:幾個數都能被同一個數一次性整除,這個數就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或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 叫做最大公約數。)35,互質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36,最小公倍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37,通分:把異分母分數的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數,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數)38,約分: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約分用最大公約數)39,最簡分數: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40,分數計算到最后,得數必須化成最簡分數。41,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進行約分。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進行約分。在約分時應注意利用。43,偶數和奇數: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奇數。44,質數(素數):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45,合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46,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時間一般以年或月為單位,應與利率的單位相對應)47,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48,自然數: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整數,叫做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49,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如3。 14141450,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不循環小數。如圓周率:3。 14159265451,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到無限位數,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如3。 141592654……52,什么叫代數 代數就是用字母代替數。53,什么叫代數式 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數式。如:3x =ab+c小學數學公式大全,第二部分:計算公式。數量關系式: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和倍問題的公式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差倍問題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植樹問題: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盈虧問題(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相遇問題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追及問題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流水問題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濃度問題: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利潤與折扣問題:利潤=售出價-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時間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面積,體積換算(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公頃=10000平方米 1畝=666。666平方米(5)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重量換算:1噸=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人民幣單位換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時間單位換算:1世紀=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閏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閏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時 1時=60分  1分=60秒 1時=3600秒小學數學公式大全,第三部分:幾何體。1、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公式:C=4a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S=a×a正方體的體積=邊長×邊長×邊長 公式:V=a×a×a2、長方形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公式:C=(a+b)×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S=a×b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S= a×h÷24、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S= a×h5、梯形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6、圓  直徑=半徑×2 公式:d=2r  半徑=直徑÷2 公式:r= d÷2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公式:c=πd =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r7、圓柱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的周長×高。 公式:S=ch=πdh=2πrh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的周長×高+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圓柱的總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Sh8、圓錐圓錐的總體積=底面積×高×1/3 公式:V=1/3Sh三角形內角和=180度。平行線: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垂直: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像這樣的兩條直線,我們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小學數學知識匯總——圖形的周長、面積、體積公式及相關知識 ★長方形周長 =(長+寬)×2 長方形面積 =長×寬 ★正方形周長 = 邊長 × 4 正方形面積 = 邊長×邊長 ★三角形面積 = 底×高÷2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梯形面積 = (上底 +下底)×高÷2 ★圓的周長等于∏×直徑或∏×半徑×2 即c =∏d或c = 2∏r ★圓的面積等于3.14×半徑的平方。 ★環形的面積等于3.14×(大半徑的平方- 小半徑的平方) ★半圓的周長 = 圓的周長的一半 + 直徑 即:∏ r + 2 r ★長方體的表面積 = (長×寬 + 長×高 + 寬×高)× 2 ★長方體的體積 = 長 × 寬 × 高 或 底面積×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 = 棱長×棱長× 6 正方體的體積 = 棱長×棱長×棱長 ★圓柱體的表面積=2個底面積 + 側面積 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圓柱體的體積 = 底面積 × 高 圓錐體的體積 = 底面積 × 高 ÷ 3 ★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8個頂點和12條棱。 ★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正方體可以看作是特殊的長方體。 ★最少需要8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才能拼成一個大正方體。 ★圓柱體上下兩個底面都是圓形,而且它們的面積都相等。 ★圓柱體的側面展開是長方形,它的長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它的高是圓柱的高。 ★圓錐的底面也是圓形,側面展開是扇形。 ★圓柱體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體積的3倍。 ★大圓的半徑是小圓的直徑,則大圓的面積是小圓的面積的4倍。 ★在正方形里剪一個最大的圓,正方形的邊長就是圓的直徑。 ★在長方形里剪一個最大的圓,長方形的寬就是圓的直徑。 ★把一個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以后,面積比原來變小了。 ★長方形的周長要先除以2,然后再按比例分配;而長方體的棱長總和要先除以4,然后再分配。 ★圓的半徑擴大3倍,周長也擴大3倍,面積擴大9倍。 ★正方體的棱長擴大3倍,則表面積擴大9倍,體積擴大27倍。 ★圓柱體或圓錐體的底面半徑擴大2倍,體積擴大4倍。 ★常見的統計圖有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是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不但可以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 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數之間的關系

小學數學知識有哪些

文章TAG:數學小知識數學小知識知識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哈| 石林| 乌兰县| 长垣县| 那曲县| 永吉县| 望奎县| 卢龙县| 桐乡市| 长宁县| 威海市| 嘉定区| 靖州| 东方市| 江山市| 巴南区| 湖口县| 东乡族自治县| 台中县| 凯里市| 东辽县| 黑水县| 常熟市| 天等县| 万全县| 通州市| 鄱阳县| 丰都县| 个旧市| 徐水县| 朝阳市| 荥阳市| 宁强县| 军事| 清水河县| 东台市| 内丘县| 石台县| 乐亭县| 买车|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