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事業待遇與縣直相比確有增加,鄉鎮事業選舉公務員機會也更多,但是鄉鎮的工作職權相對較窄,交通、教育等也較弱,所以需要綜合衡量,不能只以待遇為衡量。鄉鎮的優勢與縣直比較,鄉鎮的事業人員待遇確實高一些,比如鄉鎮補貼多500元,個別地區還實行了鄉鎮事業車補,鄉鎮事業調任或者選舉公務員的機會更多,調任后鄉鎮提拔更快,這些都是鄉鎮的優勢,在一些離縣城比較近的鄉鎮工作的工作人員很多確實不愿意回到縣直,鄉鎮如果不是比較累的工作,比縣直要悠閑的多,并且不擔心責任問題。
1、鄉鎮事業編待遇怎么樣?
鄉鎮事業編人員工資待遇怎么樣?說實話,不咋樣,典型的吃不飽餓不死,適合一個人過過日子。想靠工資養家糊口、買車買房,基本不可能,更遑論發家致富,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新入職的鄉鎮事業編管理崗(已過試用期),扣除五險兩金后大致在二千九左右,加上鄉鎮補貼等福利性補貼,實際到手最多三千五。由于鄉鎮管理崗基本沒有升職的可能,這就意味著鄉鎮事業編管理崗人員以后除了加點工齡工資外,以后長期都將保持這個工資水平,
很多人因此都改走專技崗,通過評聘職稱提升待遇。但鄉鎮事業單位受平臺限制,中高級職稱比例有限,絕大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干一輩子最多評個中級職稱,拿到的工資介于副科到正科之間,加上鄉鎮補貼等,每月實際到手不會超過四千五,算上年終績效等收入,鄉鎮事業編中級職稱人員年收入在八萬區間上下,而如果是管理崗,至多不超過七萬。
2、研究生在鄉鎮待遇怎么樣?
小公有個兄弟是鄉鎮公務員,六年前,他研究生畢業,興沖沖參考了公務員,當時對公務員滿懷期待,無限憧憬。六年后的今天,依然留在鄉鎮看不到頭的他已經沒有了當初的興奮和期待,當碰到問題加班加點的時,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早知道這樣,當年打死不會考公務員”,他說,他的很多同學現在都在北上廣,一個月的工資頂他三四個月,雖然壓力很大,但在他看來很有價值,“那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不像我現在這樣坐吃等死,什么都沒有”。
沒錯,他抱怨最多的就是待遇低,這也是所有鄉鎮體制人面臨的殘酷現實。在鄉鎮工作,除了極少數東部發達地區外,其余絕大部分中西部地區的鄉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都不高,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本科畢業新錄入的鄉鎮公務員,每月的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后,加車補加鄉鎮補貼,實際到手也就是3800上下。事業單位因為少了車補等福利性補貼,工資更加低,基本上只有3000左右,
3、鄉鎮事業編值得去嗎?福利待遇怎么樣?
鄉鎮事業編去不去,得看你給自己的定位,如果你就喜歡服務農村,服務農民,就應該去,至于福利待遇,事業單位是技術崗,走的是職稱工資。現在各項福利待遇已經開始偏向基層,鄉鎮事業編山東已經都有車補,鄉鎮補貼,同水平比市級事業單位工資要高兩千左右,鄉鎮工作煩雜,屬于一線服務,年輕人在鄉鎮鍛煉是對的,對于晉升也要快些,只要你肯干就能干好。
4、有些鄉鎮事業編有車補和鄉補,未來是不是縣城事業編待遇可能最低?
這個“鄉鎮事業編”并非事業單位的編制,而是“行政(或者機關)事業編”,說白了就是“在編的超編公務員”,為了工作的需要,鄉鎮超編錄用了一些干部,由于行政編制不夠用,無奈只好采用這種所謂的“機關(行政)事業編制”,這樣這些干部就算在編人員啦。盡管是超編干部,但與正式公務員一樣,很早以前就有、現在依然存在這種情況,
5、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事業單位待遇如何?
我是鄉鎮基層公務員,我從來不敢在我們鎮政府事業編制人員面前叫苦,因為他們的確比我們更苦。在我看來,鄉鎮政府事業編制人員是體制內最苦的一類人,如果說公務員是金飯碗,事業編制人員只能算是鐵飯碗,無論工資待遇還是發展前景,都比公務員差一大截,其中鄉鎮政府事業編制人員則是生銹的鐵飯碗!鄉鎮事業編制人員一般分為四種。
教師和醫生是屬于專業性較強的事業編制人員,一般是專業技術崗位,走職稱晉升路線,雖說職務晉升很難,但有了職稱之后,工資待遇并不比鄉鎮一般公務員差,第三種是縣直單位派出部門的事業編制人員,比如常見的自然資源所、市場監督管理所、司法所等,這些不屬于鄉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屬于縣直單位的工作人員,部分是公務員編制,部分是事業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