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陵在往北就是陵墓的下宮(主要供祭祀、管理皇陵的人居住)。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先“黃帝”就埋葬在這里,這個名氣不僅在全國,就是在海內外也是獨一無二的,宋朝皇陵主要包括位于河南省鞏義市的北宋七帝八陵(含宋太祖父親的永安陵),和浙江紹興的南宋六陵(不含宋徽宗永獻陵,也在紹興)。
1、宋朝的皇陵在哪里?北宋和南宋的皇陵在哪里?
宋朝根據都城遷移被歷史學家分為北宋和南宋,其中北宋都城外開封,南宋都城在臨安(南宋法定首都依然是東京開封)。其實歷史上并無南北宋這樣的說法,記載宋朝的歷史是《宋史》,宋朝皇陵主要包括位于河南省鞏義市的北宋七帝八陵(含宋太祖父親的永安陵),和浙江紹興的南宋六陵(不含宋徽宗永獻陵,也在紹興)。宋朝是我國封建王朝里唯一國祚超過300年的朝代,
其帝陵(主要是北宋皇陵)對后世影響極其深遠,自宋陵開始,后來的明清都沿用了皇陵集中埋葬的制度。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鞏義市,南依嵩山,北臨洛河,共有帝陵8座,后陵22座,以及寇準、包拯等文臣武將,皇親貴胄墓葬千座,占地156平方公里,是我國三大皇家陵墓群之一,分別包括宋宣祖永安陵、宋太祖永昌陵、宋太宗永熙陵、宋真宗永定陵、宋仁宗永昭陵、宋英宗永厚陵、宋神宗永裕陵、宋哲宗永泰陵八座帝陵!宋陵各個帝陵布局統一,分別由鵲門、乳門、神道(石像生左右對稱排列共有23對)、闕庭、鎮陵大將軍、上馬石以及宮城(置東南西北四個神門,神門外各有石獅一對,正中是帝陵陵臺,陵前有宮人一對)。
帝陵西北為附葬的皇后陵(后陵1-3個不等),規格和帝陵基本相同,但是建筑規模只有帝陵的1/3,后陵在往北就是陵墓的下宮(主要供祭祀、管理皇陵的人居住)。一般來說,單個帝陵(含后陵)規模都在1500畝(1平方公里)的樣子,兆域在3000-4000畝不等,北宋滅亡后北宋皇陵遭到金軍和“偽齊”的大肆破壞,地面建筑在元代被毀,好在陵區是官地禁止耕種。
民國時期陵區成為耕地,北宋帝后陵各個建筑夯土遺址保存完好。目前宋仁宗永昭陵根據考古勘測和歷史記載已經修墓地面建筑,宋太祖趙匡胤永昌陵和宋英宗永厚陵都已經開始陵區整修。北宋皇陵里的宋真宗永定陵和宋仁宗永昭陵已經對外開放,南宋六陵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包括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紹陵,以及宋徽宗永獻陵和宋哲宗孟后陵等!因為南宋帝王都有收復中原歸葬鞏縣的想法,所以南宋帝陵規模普遍偏小,諸多帝陵面積僅有2.25平方公里,和北宋皇陵的156平方公里相比可謂是極其寒酸。
2、伏羲故里在甘肅天水,河南伏羲陵是真的還是假的?
伏羲故里在哪里?據王先勝先生在《中國傳說時代研究存在的問題》一文中對數十位專家學者觀點的統計歸納,我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都有伏羲故里,但誰都清楚,這里說的就是“一畫開天”獲“人文始祖”尊號還有許多創造發明以及重大事件的經歷和重要貢獻的那個伏羲。若以此為標準做出比較,就只有一處了,筆者認為,此處伏羲故里就應該在山東的汶泗流域。
依據約有十一條,本文為上篇,先列五條于,一、從大汶口遺址象牙梳八卦看伏羲故里在汶泗流域八卦是伏羲最重要的身份標志,無八卦便不成其為伏羲。在5500年前的大汶口遺址26號墓中出土一把透雕象牙梳,梳上“S”圖案是由11組乾卦組成的太極圖,再由2組坤卦填在兩個缺口處組成“8”字,這是太極圖的另一樣式,“S”形內的“—。
3、河南和陜西哪個地方的帝王陵墓名氣大?
瞧這問題問的,真的有點讓人懶得回答,就如同你問:西安的經濟和上海的經濟哪家強一樣!陜西的帝王陵,不僅是全國最多的,也是全國最出名的,而且規模也是全國最大的。“東方帝王谷”這個名號不是白來的,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先“黃帝”就埋葬在這里,這個名氣不僅在全國,就是在海內外也是獨一無二的!除非你不是中國人,所有人都應該知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