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米粉一般用小沙鍋來做,先將紅酸湯到入沙鍋中,待酸湯煮開后加入米粉、肉丸、豬肝、鵪鶉蛋、豆芽、蔬菜等煮熟,加上一勺豬油即可出鍋。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當地的小番茄再次發酵,你就會得到一碗地道的紅酸湯,做苗家米粉必須使用紅酸湯,這是絕配,按這種工藝做的米粉常溫可保存3-7天,如果不能達到這種標準,那粉里的水分一定就是超標啦。
1、貴州苗家米粉怎么做?
說到貴州的苗家米粉,在當地的做法繁多,但最正宗的當數酸湯米粉啦!貴州的苗家大都生活在山區,都喜歡吃糯食,種糯稻,每到稻子揚花的季節,你走在苗鄉的糯稻田埂上,撿一塊石頭丟在田中,必定會驚擾到田里肥美的稻花鯉魚,這種魚吃的是稻子花粉和田里的水草,魚的糞便剛好可滋養著稻穗的成長。無需喂食的魚與無需施肥的稻子,就在這和諧共生中成就著彼此的美好,
聰明的苗家人,在吃糯米時舍不得丟掉淘米水,就把它裝進陶罐中封存,貴州的氣候溫暖潮濕,非常利于淘米水中乳酸菌的發酵,將發酵過的淘米水取出和糯米放在一起煮,待快沸即沸的狀態下再次把它裝入陶罐中繼續發酵,發酵好的產物經過濾就成了白酸湯,這種酸湯可適當兌水后,即可做成各種酸湯美食啦!在白酸湯的基礎上,加上當地的小番茄再次發酵,你就會得到一碗地道的紅酸湯,做苗家米粉必須使用紅酸湯,這是絕配!正宗的苗家米粉也極為講究,需選當地優質的粳米,用石磨磨成米漿,加上一定比例的熟芡攪勻,放入特制的籠屜蒸制,蒸好的粉皮還需切成細絲。
說起來很簡單,可里面的每一道工序都有較高的技術要求,按這種工藝做的米粉常溫可保存3-7天,如果不能達到這種標準,那粉里的水分一定就是超標啦!由于這種工藝不好掌握,現在極少能吃到這種粉啦!都以機器壓制的蒸汽分為主!苗家米粉一般用小沙鍋來做,先將紅酸湯到入沙鍋中,待酸湯煮開后加入米粉、肉丸、豬肝、鵪鶉蛋、豆芽、蔬菜等煮熟,加上一勺豬油即可出鍋!這時你可以選擇兩種辣椒沾水來搭配這碗苗家沙鍋粉!一種是青椒沾水,這種沾水是把青椒烤糊后,加上木姜子、大蒜、鹽一起搗碎,加點醬油即可食用,這種口味比較適合不能吃辣的人!還有一種辣椒沾水就很火爆,它是把干辣椒用柴火烤糊,配上木姜子、大蒜瓣一起搗碎,加上鹽等調味料配制而成,這種沾水的特點就是香辣!專為不辣不歡的人準備的!吃粉時你需把粉從沙鍋里夾到沾水中吃,粉吃完后你就可以美美的享受一碗酸湯帶給你的愉悅啦!貴州的酸湯,凱里的最負盛名,如果你是外地的美食達人,建議你可以網購凱里的酸湯,我們貴州人喜歡吃劉胡子這個牌子的,因為他更接近正宗嘛!也還有許多的品牌的,但我沒試過不敢妄推!這種酸湯買來,不僅可做粉的湯料,你也可以做魚及各種肉食的火鍋底料,反正它很有親合力,配啥都美味!。
2、自己做米粉條怎么做?
第一步:調糊,取含水量約為45~50%的潮淀粉,用約為粉量2.5倍的冷水徐徐加入,并用木棒不斷的攪拌,同時在潮淀粉中加入千分之三的明礬。明礬能增加粉皮的韌性和彈性,并且還有防腐和疏水作用,使產品不易吸濕受潮,第二步:成型。用粉勺取調成的粉糊少許,放入旋盤內,旋盤為銅或白鐵皮做成的,直徑約20厘米,底部略微外凸的淺盤,
粉糊加入后,即將盤浮入鍋中的開水上面,并用手撥動旋轉,使粉糊受到離心力的作用隨之由盤底中心向四周均勻地攤開,同時受熱而按旋盤底部的形狀和大小糊化成型。待中心沒有白點時,即邊盤即出,置于清水中,冷卻片刻后再將成型的粉皮脫出放在清水中冷卻,第三步:攤晾,將水粉皮用制淀粉時的酸漿浸3~5分鐘,可以脫去部分色素和表面的粘性,且能增加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