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是在外地的一所大學,因為離家遠,生活費都是學期之處父母給的。大學生活費1500屬于中等水平,體驗的話應該是不拮據,我在大學的時候,屬于班級里面條件中等的學生,比如我有一個大連的室友,他的月生活費基本在3-50那個花錢如流水啊,哎,不過人家條件好。
根據家庭情況和不同時間不同消費水平,會有不同。去年之前的幾年,一般及以下生活水平,在l500到2000之間,主要供吃飯、洗衣(不含穿衣)、理發、洗澡、牙膏牙刷、香皂、手機費等必須生活費用,去年疫情影響,學校封閉管理,但物價未降反升,每月要升300元左右。經濟條件好、生話水平高點3000也不夠用,但現在,少于1500元實在難以正常生活。
2、在青島市上大學一個月生活費多少夠用?
已在社會了,公司包食住,除了抽煙沒什么其他愛好,一個月交際零花五七百足夠了,作為學生如果不是家庭條件很好的那種,盡量管控好自己的消費欲望,節約一些無謂的花銷,因為你每花的一分錢都是父母省出來的!前幾年我表哥兒子到東莞上大學,四年學雜費十二萬多,夫妻二人送兒子入校當晚在校外小旅店只開了一個房間(宿舍還沒有搞好)兒子與表嫂睡床上,表哥睡地板,就為了省開一間房的錢!而表哥兒子卻用蘋果手機!為兒不知父艱辛,悲也!。
3、孩子讀大學,一個月給多少生活費夠用?
又到了每年的開學季,大學生的生活費開銷,成為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每年這個時候都有討論,甚至于還比較熱烈!一個月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合適?我認為要根據孩子就讀學校地方的經濟水平和消費水平高低、家庭經濟狀況來確定,既不能一味遷就,讓其養成大手大腳開銷的習慣,也不能讓孩子連最基本的生活開銷都不能保證,成天提心吊膽,影響學習!一般而言,構成孩子生活費用的開支,包括伙食費用,交通費用,洗漱及衛生,通訊費用及學習資料和用品消耗…等因素構成,基本上伙食費用和其他費用各占50%!假如,孩子在一線城市就學,當地的消費水平較高,生活費用肯定要比其它中小城市要高,每一個以中等經濟狀況的家庭而言,1800元至2000元,應該可以滿足和保證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
假如,孩子是在二三線城市就讀,或者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地級市就讀,每一個給1500元上下,基本夠用。當然,前面說了,各個家庭經濟狀況不一樣,孩子在家時的消費習慣也不一樣,有些家庭靠父母刨地打工供養幾個孩子讀書,每一個月給1000元,父母都會感覺壓力山大,而有些富裕家庭,也許給個5000至10000元都會覺得委屈了孩子,所以說,這要因人因事因地因家庭經濟狀況而異,但無論如何,希望孩子們抱著平常心態,莫抱有盲目攀比的心態,關健是學到真本事,回報社會和家庭!,
4、在大學,每月生活費1500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謝謝邀請。大學生活費1500屬于中等水平,體驗的話應該是不拮據,我的大學是在外地的一所大學,因為離家遠,生活費都是學期之處父母給的。和我一樣的同學很多,到學期結束的時候,沒錢吃飯的同學很多,找我借錢的也不少,我大一的生活費當時一學期是5000,學期結束的時候爸爸一般還會打500-1000。因為很多父母知道子女估計用的路費都不剩,回不來啦,
大二開始的時候,基本一學期的生活費在6000左右,大三在8000左右,大四最后找工作之類的基本一學期父母給到10000?;叵肫饋?,其實也挺羞愧的,大學4年算上學費和其他開銷,差不多用了家里差不多有10多萬,我媽媽當時還說:孩子,你自己記賬,以后我們老了,你就把大學以后花的錢養我們就好啦,我說:哪里能啊,以后我十倍百倍養你們啊。
現在想想,百倍的話就是千萬,目前來看我自己的努力離這個標準還差的太遠啦,我在大學的時候,屬于班級里面條件中等的學生,比如我有一個大連的室友,他的月生活費基本在3-5000,那個花錢如流水啊,哎,不過人家條件好。當時,我還特別記得,一個 7的武器1400買的,丟上去強化一下碎啦,算上強化的100塊,就是1500,頂我一個月吃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