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元素
元素1“尊”
Z15的建筑構思源于中國傳統禮器之重寶——“尊”的意象。建筑高聳直入云端,表現出頂天立地之勢。其外形自下而上自然縮小,形成穩重大氣的金融形象,同時頂部逐漸放大,享受獨在云端的無限風光,最終形成中部略有收分的雙曲線建筑造型,使這一建筑林立在CBD核心區的摩天樓群中也能明顯體現出莊重的東方神韻。
元素2 竹編
細看建筑外觀,自下而上的菱形機理給人印象極為深刻,這種機理的選擇源于中國傳統器皿之一——竹器。一層層菱形的機理自下而上,既透出竹編的靈秀,又蘊含著蓮花盛開的清麗。
元素3 孔明燈
建筑頂部的空間設計取自“孔明燈”的形態意象,建筑群體空間錯落有致,在夜晚亮燈后的視覺感官中,其通透輕靈的頂部空間成冉冉上升之態,從而形成獨特的城市天際線輪廓,成為CBD騰飛的新起點。
元素4 城門
從區域空間設計上看,該設計引入了“城門”的構思。從規劃的南側向北望,多棟超高層建筑在中央綠軸兩側延展,整體規劃具有強烈的秩序感和導向性,凸顯出綠軸終端的“中國尊”,從而形成CBD核心區標志性門戶的城市形態,也寓意著北京城市站在一個全新的起點對話世界。
建筑地位
中國尊高度位列世界第九、中國第五、北京第一,因此坊間又稱其為“九五至尊”。作為首都新地標,該項目創造了8項世界之最、15項目國內紀錄。
8項世界之最
1、按抵御8級地震烈度設防的世界最高建筑——528米;
2、全球超高層建筑中最高最大的室內觀光平臺(凈高約18米,挑空3層的無柱空間,360度俯瞰北京城);
3、世界最大截面的多腔體鋼管混凝土巨型柱——64平方米;
4、雙轎廂電梯(觀光穿梭電梯OS-01~03)提升高度全球最大——508米;
5、施工用躍層電梯(TX-01)提升高度全球最高——514米,提升速度最快——4米/秒;
6、世界房建施工領域承載能力最高、面積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頂升鋼平臺--4800噸,1849平米,12個頂升支點;
7、全球地下室最深、層數最多的超高層建筑;
8、全球底座面積最大(6084㎡)的超高層建筑。
15項國內紀錄
1、國內第一個業主主導,采用EPC一體化管理模式的特大型開發工程;
2、國內第一個采用雙總包施工管理的超高層建筑;
3、國內超高層項目地下室層數最多:8層(7層和一個夾層);
4、國內室內空氣品質最優的超高層建筑;
5、國內高強度鋼材(Q390)用量最大、比例最高的建筑;
6、國內民用建筑基坑深度最深:-40米;
7、國內底板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方量最大:5.6萬立方米;
8、中國建筑師主創設計的最高建筑物;
9、國內巨柱翼墻厚度之最,墻體厚度最大為2400mm;
10、國內房建領域直徑1200mm旋挖鉆孔樁之最:有效樁長達54.6米;
11、國內底板首次使用直徑40mm,HRB500級鋼筋,超過1.7萬噸;
12、國內最大內灌外包C70自密實混凝土多腔體巨型柱,單個巨柱截面面積約90㎡;
13、國內第一個采用“臨時/永久”結合消防水系統,實現臨時消防與永久消防的無縫連接;
14、國內第一個利用PW協同平臺,實現從業主、設計、監理、總包、各專業分包的全面協同的項目;
15、國內第一個利用BIM模型、三維掃描等技術輔助項目管理,從設計、施工到運維階段全生命周期的項目。
10. 上海中心大廈地基澆筑
上海中心大廈被稱為中國第一高樓,高度達到632米非常壯觀。不過這棟632米高樓的底部承重就更厲害了,據了解大樓地基共打了980個基樁,直接打到地下86米的深度,并在基樁處澆筑混凝土,其厚度達6米,相當2層樓的高度。這棟大廈代表中國建設的新高度,也代表了我們中國人的智慧。
11. 上海中心大廈泵送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是國外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基于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提出的新概念混凝土,自概念提出以來,一直是混凝土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的研究方向。其最大特點是:高耐久性(其使用壽命能達到100年以上),高體積穩定性,有足夠的力學性能及良好工作性。用高性能混凝土替代傳統的混凝土結構和建造在嚴酷環境中的特殊結構,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被認為是今后混凝土技術的發展方向。
超高性能混凝土是20世紀混凝土材料突破性的進展。強度100MPa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可以代替鋼材用于各種結構,并且具有極長的使用壽命,是一種省資源、省能源、環境友好型的新材料。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一般是指泵送高度超過200m的現代混凝土泵送技術。隨著高層、超高層建筑的增多和商品混凝土的廣泛應用,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已成為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其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另一方面,由于泵送混凝土技術的發展,解決了現場鋼混組合結構,尤其是鋼管混凝土結構鋼管內部澆筑混凝土的技術問題,加上現代高強混凝土需要用鋼管約束來克服其脆性,因此,鋼管混凝土結構在近年來的高層建筑和大跨度橋梁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在432m高的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廣州西塔)工程中,使用常規的混凝土優質材料和生產設備生產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實現超高泵送創411m高的世界新紀錄。
工程概況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原廣州西塔)高432m,地下4層,地上103層,直升飛機平臺高度437.35m,位于廣州新中軸線上,是世界十大超高層建筑與廣州標志性建筑之一,為國內在建的第二高樓,建筑面積45萬m2。70層以下為智能甲級寫字樓,70層以上為白金五星級酒店。
主塔樓為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和鋼結構外框組成的筒中筒結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變化比較復雜。
從主塔樓現澆異型柱到直形墻等設計,采用C70~C90高性能混凝土,需約4.5萬m3,C60以上高性能混凝土共7萬m3。總混凝土量17萬m3,鋼結構4萬多噸,108個結構樓層,總工期1007天。
工程主要難點與前期施工情況
?。?)工程主要難點
超高強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是本工程的主要施工難點之一。
本工程超高強高性能混凝土主要使用在兩個部位:主塔樓核心筒墻體結構,主要采用C50~C80高性能混凝土;二是主塔樓外框筒鋼管柱混凝土,主要采用C60~C90高性能混凝土。
主塔樓C60及以上的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約7萬m3,其中C80混凝土最高需泵送至410m,C90混凝土最高需泵送至167m,高性能混凝土如此大批量的現場應用,如此高的泵送高度,國內尚無先例,在世界上均屬罕見。超高強度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研制及超高泵送是混凝土工程順利實施的最大難點。
?。?)前期施工情況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C60~C90高性能混凝土,實際施工用料為:金羊P·Ⅱ52.5R、S95礦粉、挪威硅灰、“柯杰”KJ-JS高性能減水劑(22%)。用膠凝材料513(水泥325)~635(水泥430)kg/m3,KJ-JS摻1.9%~2.7%,水膠比為0.32~0.22,砂率為42%~44%,配制出滿足工程設計與施工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
在攪拌站的的抽樣中:廣州市粵秀混凝土有限公司C80高性能混凝土共抽樣25組,28d強度平均值94.4MPa(達到了設計標號的118%);C70高性能混凝土共抽樣20組,28d強度平均值84MPa(達到了設計標號的120%)。
西塔主塔樓已經于今年年初封頂。攻關小組已經成功對C60~C90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優化,解決了超高性能混凝土低水灰比、高黏度與可泵性的矛盾,現場應用情況良好,強度等級均勻,坍落度及擴展度泵送后損失很小,完全可以滿足現場施工需要。
工程項目同時進行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H﹥400m)的攻關。
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的試制與應用
隨著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增多,泵送混凝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其中已建或在建的C60以上超高泵送的超高層建筑工程有上海金茂大廈、北京國貿三期、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