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的工作有其體制外的工作所無法比擬的優點。說實話,體制內工作的待遇只能說是中等水平,因為比較穩定,所以很多人擠破頭想進入體制,分享兩個真實的故事,看完你就知道在體制內上班到底怎么樣了,體制內的工作環境相對穩定簡單,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比較和諧。
1、在體制內單位上班待遇怎么樣?
分享兩個真實的故事,看完你就知道在體制內上班到底怎么樣了。朋友A在某直轄市住建委上班,副主任科員,月工資7000多,年終獎約4萬,去年中秋節最后一天,他領導給他電話,讓他到單位加個班,他回單位加了兩個小時的班。第二天上班,他領導直接讓他調休了一天,他還告訴我,他們單位上班是上班,下班是下班,只要是下班時間,基本上沒人會因為工作給你打電話,就算有人打電話,八成也是喊吃飯的。
朋友B在某省會市區街道辦上班,副主任科員,月工資7000多,年終獎約10萬,因為街道辦的工作相對繁雜,而且朋友B還負責單位的黨建工作,平日里非常繁忙,所以年終獎比較多。說實話,體制內工作的待遇只能說是中等水平,因為比較穩定,所以很多人擠破頭想進入體制,兩點建議:1.如果你喜歡穩定,喜歡波瀾不驚的日子,那么體制內的工作很適合你;2.如果你想致富,或者說能力比較強,最好還是不要進入體制。
2、體制內的工作有哪些優勢?
問這種問題的人,根本不是為了進入體制內,而是為了引起社會矛盾,讓大多數進不去的人產生不平衡感,體質內的好處我不想多說,我只想說如何進入體制內,看看你配不配。1,學歷,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且為國家統招全日制本科以上。2,高智商高情商,考試內容,不是僅有一項就能考上的。3,家境清白,三代以內無違法亂紀行為。
3、體制內沒人沒錢不愛交際,只認真工作會有發展嗎?
恐怕很難,因為你所謂的苦干只是大量簡單重復的勞動,具有替代性,對管理能力也沒有幫助,很多人總有一種誤解,覺得一人干的多干的苦就會得到提拔,所以對于老黃牛沒有被提拔頗有微詞。實際上老黃牛可以做榜樣,但未必能做領導,何況很多人連老黃牛都不是只是混日子罷了,如果你的專業技能很強,可以謀求做技術官僚,但是一般意義上的體制內大多是文案工作,基層工作。
技術官僚大多數是由專業性極強的技術崗位提拔而來的,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說,這個工作只有這個人了解這個技術,別人都不懂,但是技術官僚對于具體問題只是給出自己的專業意見,只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參照這次武漢疫情,衛健委給出建議,但是是否封城,什么時候封城,最終的決定還是由政治官僚來下,要不然就鍛煉好筆桿子,做領導的秘書一類工作,但是如果你不能揣摩領導意圖,恐怕只是諸多秘書中的一個,而且只是文字秘書。
如果要做政治官僚,不學會搞好人與人的關系是沒用的,你怎么搞好與上面的領導的關系,給你機會表現自己?給你資源做事情?給你方便做出成績?沒有成績怎么提拔?你怎么搞好平級之間的關系?不搞好關系,別人都反對你,工作怎么配合?涉及到多個部門合作的時候只能抓瞎。單打獨斗做不成事情的,你怎么帶好下面的人?不管理好,怎么推動工作,怎么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簡單來說,想要做領導要有不可替代性(包括你的背景對于領導而言的)。
4、在體制內上班真的有用嗎?
在體制內上班有沒有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工資收入讓你生活正常并且能夠養家糊口,體制內的工作在好多人看來可能有些刻板按部就班,工作沒有激情,工資還不高,增資緩慢,以前所有的單位福利分房、逢年過節發放福利、子女頂替上班等等福利待遇都取消了。但是體制內的工作有其體制外的工作所無法比擬的優點:1、壓力小有保障,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以及雙休日和節假日,養老金、醫保金、住房公積金、失業金、生育保險金齊全,政策法規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