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都說現在糧價低,那么你認為小麥、玉米至少漲到多少錢一斤,農民種地積極性才能高。玉米,小麥不值錢,因為它不耐儲藏,谷子和粉條放多少年也不會壞,為什么小麥玉米從十年前的一1.2元左右,跌到現在的8毛錢左右,十年前,小麥玉米就已經1.2元一斤了,那時工人工資在2000~2500元左右,如果一個人每月吃30斤面粉的話(40斤小麥)就是48元,占工資收入的45分之一左右。
1、全球都在搶糧,國內情況怎樣?玉米、小麥現價多少錢一斤?
全球都在搶糧,國內情況怎樣?玉米、小麥現價多少錢一斤?全球都在搶糧,唯有農民不慌。玉米,小麥不值錢,因為它不耐儲藏,谷子和粉條放多少年也不會壞,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在過去有一家財主儲存的糧食特別多,兒子當家時,出賣了很多,父親問兒子:“剩下的糧食還夠吃幾年“?兒子回答說:“還夠吃九年“。
父親邊教訓了兒子一頓:“要是打十年不收,那該怎么辦?那不是都要餓死了嗎“?可見農民是十分珍惜糧食的,并且充分的儲存了起來,準備到在荒年解下資助一時,“莊稼老頭生的乖,越貴了越不賣”,關鍵是黃金白銀不能食用,金山銀山不如我們的糧山。十月一日寒食節,從城市回農村老家的人們,走的時候都是帶著紅薯,南瓜,小米各種吃的東西,都不用花錢,
因為農民富裕啦,糧食豐收了,都不在乎這些,有車省的人背,走時愛拿多少就拿多少,農村里的人都是心感情愿的。談到儲備糧食的事,我說:“用著的時候,就都回來拿吧“,說的到都挺大方,心里美滋滋的,真的感覺到,當農民有多么的自豪和偉大。1000物品買的人多了,就買貴了,賣的人多了,就賣賤了。
2、農民都說現在糧價低,那么你認為小麥、玉米至少漲到多少錢一斤,農民種地積極性才能高?
農民都說現在糧價低,那么你認為小麥、玉米至少漲到多少錢一斤,農民種地積極性才能高?首先的承認,這幾年我國的糧食價格確實比較低,當然這是和14年、15年時的糧食價格歷史高位相對比而言,2019年目前我國包括玉米、小麥、稻谷以及大豆在內的主要糧食作物的市場價格均不及以前,但是,單純的只是提高糧食價格就能夠讓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大增么,其實并不然!我個人并不這樣認為。
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不高真的只是因為糧食價格太低呢?追根溯源,真正的原因還是由于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太少,土地流轉成本又太高,最終導致農民的種植規模太小且最終的收益太低,我們先來看一看去年我國農民的人均收入是多少吧。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年初發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農民人均收入為14600元,明顯低于全國居民人均收入28228元,甚至只有前者的一半左右,而和去年我國外出務工人員年均收入45000元左右,更是差距甚遠,
截止目前,在我國7億農村人口的人的年均收入中,其中的非農業種植收入占據了絕大多數的比例。也就是說,如今的中國農民收入的提高已經不再依靠傳統的農業種植,不用再仰仗糧食價格了,不久前,我國某權威機構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近年來,非農收入繼續成為中國農民增收的最大貢獻因素,其中全年工資性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增加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近70%。
而在經營凈收入中,農業凈收入增長仍然相對緩慢,即便是農業種植收入而言,如果其想出現明顯的增加,提高糧價并不可取。如果農民的種植收益提高上來了,即便是糧食價格不高又如何?依舊不會影響他們的收益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以目前世界農業生產第二大國——美國為例,雖然其糧食價格整體低于我國,但是由于其糧食種植過程中成本低,規模大,在最終的種植收益上,幾乎是笑傲全球的存在。
據了解,2018年美國200萬農民的人均收入為3萬美元以上,相當于20——25萬元人民幣之間,而去年,我國的農民的人均收入不過是1.4萬元多一點,而且還是加上外出務工農民工的高收入之后,所得到的平均水準,如果單純計算那些常年在家務農的農民年收入,肯定會低于1.4萬元每年。由此可見,糧食價格的高低,并不是真正決定農民種植收益以及種植積極性的決定性因素,盲目的提高糧價,不會改變農民的基本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