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作為未來中國中部地區的核心經濟地位是沒有任何疑慮的,現在的經濟體量也已經達到了前五的水平,這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而且根據我很多大學經濟教授的研究,武漢的經濟活力也非常高,未來的經濟發展也會更加好。武漢現在的發展態勢很好,但老武漢人的文明程度提高速度跟不上城市發展,江湖氣掩埋了都市氣,武漢的窗口建設如火車站、鐵路沿線,主要景點周邊應提升檔次,武漢的長江主軸應加密高層建筑,武漢的老舊建筑應外觀刷新。
1、作為湖北最年輕的地級市,隨州的經濟發展怎么樣?
隨州作為地級市。人口基數小,地域面積小。重點企業少,基本上沒有什么國企,大企業。隨州全靠目前的幾個企業,而且都是私企為主,所以不要埋怨自己。也不要跟其他的兄弟城市相比,埋頭苦干。自強自立,搞好城市建設。搞好招商引資,解決老城區的臟亂差問題。老城區拖了城市發展的后腿,只有整個城市的綜合發展。改變隨州的面貌,
2、為何武漢民營經濟偏弱?
以自己的切身體驗談一下,武漢民營老板太精明了,在用人方面頗為典型:在人才培養上舍不得投入,都想撿別人培養現成的用,用了要的都是急功近利、立竿見影的效果,恨不得人到了立馬一挖一個金娃娃,恨不得把來人的價值在短期內榨得精光,以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且自認把想要的東西從別人身上已弄到手了,無需再繼續用人增加費用;此外,報酬不兌現、大縮水打折兌現也是武漢很多民營企業老板的通病,說白了,就是不誠信,在一些層次較高的企業看來,占打工者便宜是不恥的,但武漢一些民營老板,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頗為自己的精明能干沾沾自喜!殊不知,以上這些短視、不誠信都是有悖企業發展規律的,自然,這些民營企業也收獲了長不大、長不強的代價!。
3、如何看待武漢現在的發展?
我不是武漢人,但很關注武漢,這兩年去武漢時間多,了解些許信息,整理出來,共同分享,武漢現在的變化,最大特征是擺脫了衰落,走向了擴張。體現在以下幾點:1.人口凈流入,經濟高增長A2016年.GDP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B2017年.GDP134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77萬)C.2018上半年,GDP6780億元,同比增長8.2%(上半年光谷新增人口30萬)2.城建飛速發展A.地鐵迅速升到全國第五(288㎞)B.摩天大樓世界第五(150m ,228棟,世界第5,國內第2)C.過江通道超十座(9座長江大橋,首通長江公鐵兩用隧道)D.天河機場第三跑道投入運營,國際航線直達5大洲,
E.三環全線都市化,四環即將成環。F.建成世界級東湖綠道超100㎞,全國最大的江灘公圓,2018獲十大幸福城市榜首,F.市容大改觀由于明年軍運會,武漢市新建和翻修了很多體育運動場館,運動員村,沿途主要道路景觀美化,所有廣告牌拆除重新規劃,所有門店燈箱招牌整治,所以馬路邊的公用設施規范美化等等。
4.雙招雙引成效顯著(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校友經濟,資智回漢,)2017年雙招簽約引資逾25000億,今年至今每月統一項目開工日投資超1000億,預計今年開工超10000億,5.全國最多的第二總部城市截止今年8月,光谷共有小米、小紅書等互聯網總部或第二總部超50家,其它總部企業逐年增長。6.國際上頻繁拿獎①2015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武漢憑借對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后建設園博會,垃圾好氧生態修復項目獲得“C40城市氣候領袖群第三屆城市獎”,
②2017年12月6日,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第五屆城市頒獎儀式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由武漢建設的“武漢市長江堤防江灘綜合整治工程—武青堤段”(青山江灘)獲得2017年C40城市獎“城市的未來”獎項,③.2017年11.1,獲評“世界設計之都”④.第35屆國際橋梁大會,2座由武漢建橋人設計/建造的橋獲國際橋梁界“諾貝爾”大獎:在美國馬里蘭州的第35屆國際橋梁大會上,由中鐵大橋局、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安徽蕪湖長江二橋榮獲第35屆國際橋梁大會最高獎——喬治·理查德森獎,由中鐵大橋院設計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榮獲亞瑟·海頓獎同時,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副總工程師、全國工程設計大師徐恭義從全球杰出人員名單中脫穎而出,獲得2018年約翰·羅布林終身成就獎,這是第一次由中國人獲此殊榮,徐恭義也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