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客家人與廣東客家人同為“河洛郎”,只是遷徙時間上有不同。去問問李嘉誠,這個老狐貍,福建莆田籍,冒充客家人,說自己是名譽廣東人,發財在香港,第五次是明末清初的客家人西進運動,從贛閩入川,以及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大量客家人入臺,客家人雖然也是從甘肅、陜西、河南一帶遷出,但是中間遷移時間較長,在經過地居住的時間也很長,和當地土著通婚的也較多,所以今天的客家人雖然大部分保留了漢族血統,但有部分人身上具備有南方百越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血統。
1、江西的客家人和廣東的客家人有什么區別?
江西客家人與廣東客家人同為“河洛郎”,只是遷徙時間上有不同。客家人源自北方黃河流域的漢民族,因為戰亂等各種原因不斷南遷,幾次規模較大的南遷如下:第一次是“五胡亂華”時期,大量北民南遷,第二次是唐代安史之亂與黃巢起義時期,北民南遷。第三次是宋代靖康之恥時期,北方大量百姓南遷,第四次是蒙古征宋時期,在鄂、皖、贛等在地客家人繼續南遷。
第五次是明末清初的客家人西進運動,從贛閩入川,以及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大量客家人入臺,第六次是太平天國運動后,因為起義發起者為客家人,導致客家人在起義失敗后不少繼續南渡到海外。那么,幾次北人南遷中,為何客家人分布在贛南、閩北、粵東區域呢?這和古代交通路網結構有關,古代南北交通要道走向為:河南洛陽——湖北襄陽——湖北荊州——湖北江夏——江西九江——江西南昌——江西贛州——再入閩、入廣,
這也是幾次北民南遷中,江西贛州成為了一個重要節點,入閩、入粵的客家人幾乎都得通過贛州中轉。從時間上推測,相對于閩粵,江西贛州應該是最早迎來客家人的地方,從風俗上,閩粵兩地更靠近海洋,加上客家人與在地人風俗融合中,各地都略有不同。在江西扎根多年,又深處內地的贛南客家人可能在語言、風俗上略不同于閩粵兩地客家人,
2、為什么廣東潮汕人的北方漢人血統比廣府人、客家人都要高?
相對于客家人,潮汕移民遷徙過程比較直接,幾乎都是從甘肅、陜西、河南到福建莆田、江西上饒一帶,然后就遷徙到潮汕平原安居下來,在遷徙過程中和經過地方的土著雜居時間較短,所以潮汕人身上保留的北方漢人血統較多。客家人雖然也是從甘肅、陜西、河南一帶遷出,但是中間遷移時間較長,在經過地居住的時間也很長,和當地土著通婚的也較多,所以今天的客家人雖然大部分保留了漢族血統,但有部分人身上具備有南方百越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血統,
3、廣東人有福建血統嗎?你怎么看?
一句話,廣東大部,特別是沿海其實就是福建人的殖民地。福建人古代就是唐兵,加入了越族母系南蠻血脈后,更增血性,特別能打,霸氣側漏,南人北相的說法就是這樣來的,東南亞的華僑華人說的唐山就是指這塊唐朝中后期發兵占領后建設的故土,他們死后的墓地朝向就是福建。地理位置上,福建廣東挨在一起,為了防止福建坐大,把潮州府割給了廣東,里面填滿了福建興化府莆田人和漳州府的閩南人,
戰亂導致福建莆田人后期繼續移民到了雷州半島,湛江茂名的電白都是其移民后代,更不要說澳門、海陸豐是泉州府的移民。臺山江門梅州惠州是客家人為主,福建汀州府有份,算下來,原來廣府人在哪里?對頭,除珠三角外,都在廣信府桂林府所屬的廣西和廣東北部肇慶和山區呢。也就是說,粵地實際的演變比福建區域更嚴重,直接丟掉了廣西,解放后,丟掉欽州一片沿海,改革開放丟掉了海南,
你說廣東香港流行南少林拳和李小龍那個五枚師太的詠春拳拳,虎形鶴形,蔡李佛哪個不是福建來的?信仰媽祖的廣東人遠遠超過其他對吧!廣州十三行的老板哪個不是福建泉州府人?直到現在,現在廣東的國營企事業單位領導,一半是福建人,你有意見嗎?粵菜三分天下,福建菜占有三分之二,說了你也不懂。你以為粵菜是自古有的?實話告訴你,集粵菜之大成的時間,不超過清中期,
本地人的粵菜在最底層,就是艇仔粥之類;一部分是宋明朝流落粵地的宮廷廚子;在閩商潮州商人共同統一廣東商業貿易后,重新整合成功,閩商愛吃啥?泉州菜啊結合潮州菜就誕生了后世聞名于世的粵菜。福建閩商聞名于世,粵商?為什么國務院把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放在福建?因為當年在廣州搞海上大宗貿易的大佬都是福建流過來的,因為福建被限制海上貿易了,另外怕勾結鄭成功,以及泉州、漳州月港於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