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的統治隊伍關東豪族更傾向于洛陽不論是劉秀本人的故鄉南陽,還是劉秀帳下大部分重臣的故鄉,都是在函谷關以東的所謂【關東】地區,洛陽恰恰是【關東】地區的核心都會,定都洛陽有助于維持關東豪族的政治地位。首先需要更正的一點是,劉秀并非【遷都洛陽】,而是【定都洛陽】,在此之前劉秀雖然是在河北稱帝的,但并沒有在河北營造宮室、發號施令,而是速速開進洛陽方才定都的,所以,我們并不能說劉秀是遷都。
1、洛陽是如何變為古都的?
眾所周知,洛陽作為古都,是中國歷史最早,時間最長,次數最多的一個,沒有之一。但是洛陽從不拿這說事,為什么呢?婦孺皆知的事一再提那叫絮叨,你見過幾個有錢人出去到處告訴人自己有錢?你聽說過哪個皇帝處處找人說自己官大?所以洛陽作古都這件事不用給大家說,今天咱們說說提這個問題的“人”,為什么還要打個引號呢?因為我前面說了,這個是婦孺皆知的事,還有人這么問,還問的那么卑鄙,還陪都,你要知道,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就在洛陽偃師二里頭,以前叫二里頭遺址,現在在這基礎上建有二里頭夏都博物館,選址為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保護區南約300米,偃師古城快速路北約200米,二里頭遺址宮殿區中軸線的南延長線西側區域;博物館總占地面積200畝左右,建筑面積3萬平米,包括公共區域、業務區域和行政區域及早期中國研究中心,5000年前洛陽就是都城,
你的歷史可能是隔壁老王教的,你不能聽他的,他整天放羊,除了在村里調戲婦女別的什么都不會,不知道你怎么這么聽隔壁老王的。算了,我給你科普下夏朝吧,說多了你也記不住,發張圖吧,看看下面的圖,雖然距今年代比較久遠,但是這是史實。還有就是勸你一句,以后不要聽隔壁老王的了,他就會放羊和調戲婦女,跟他你學不好的。
對了,說到這,我把你介紹給大家認識一下吧,以后大家見了你好認識你,你所說的大唐神都青龍寺碑,碑全名為《大唐神都青龍寺故三朝國師灌頂阿阇黎惠果和尚之碑》,為唐代日本和尚空海為紀念先師惠果撰文并書于長安城青龍寺東塔院。你看是不是這個碑?碑是日本和尚空海為紀念先師惠果所寫,至于說大唐神都是哪里,我就不多說了,給大家一張圖吧,歷史來說話比較公正。
2、漢光武帝劉秀為什么遷都洛陽?
首先需要更正的一點是,劉秀并非【遷都洛陽】,而是【定都洛陽】,在此之前劉秀雖然是在河北稱帝的,但并沒有在河北營造宮室、發號施令,而是速速開進洛陽方才定都的,所以,我們并不能說劉秀是遷都,另外,劉秀與西漢帝統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君權轉移關系,完全是在西漢覆亡以后,獨立創建的第二漢帝國,并不像周平王那樣存在一個遷都的過程,完完全全是東漢帝國的創業定都行為。
那么劉秀為何定都洛陽呢?寒鯤認為,劉秀之所以選擇【洛陽】作為【東漢帝國】的首都(注意,劉秀改洛陽為雒陽)有如下四點原因:政治原因:劉秀的統治隊伍關東豪族更傾向于洛陽不論是劉秀本人的故鄉南陽,還是劉秀帳下大部分重臣的故鄉,都是在函谷關以東的所謂【關東】地區,洛陽恰恰是【關東】地區的核心都會,定都洛陽有助于維持關東豪族的政治地位,
而且,洛陽恰好處于劉秀家族所在的南陽與劉秀軍團發跡的河北之間,是劉秀君臣兩大根據地的中點所在,定都洛陽(公元25年),有助于劉秀背靠河北、聯絡南陽、完成關東整合,從而統一天下(公元36年)。軍事原因:洛陽是劉秀稱帝時所控制地盤中最適合定都的公元25年劉秀稱帝之時,劉秀所能控制的版圖只有今天的河北大部、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在劉秀稱帝以后的十年中,劉秀方才依次完成了對山東半島、淮河流域、兩湖平原、關中平原、隴西地區、河西走廊、四川盆地的征服,
所以,在公元25年的時間點上,劉秀有且只有一個洛陽可供定都選擇,長安并不在其穩定掌握之下,即便劉秀在稱帝兩年后(27年)便平定關中,但隴西與巴蜀仍舊沒有歸附,所以依然定都洛陽。等到公元36年天下初定,洛陽也已經做了10年的帝都,再冒然遷都反而不合時宜,再考慮上本文提到的其他因素,洛陽的地位便不可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