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產婦患上產后抑郁后,導致了“擴大自殺”。西方發達國家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產后抑郁的患病率在7%-40%,我國報道的患病率為7.4%-41.3%,目前國際上較為公認的產后抑郁患病率是10%-15%,“近些年,產后抑郁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產后六周內就會發生癥狀,有了癥狀不做管理,有可能發生離家出走、自殺,甚至傷害嬰兒的做法”。
1、產后抑郁有哪些表現?你遇到過哪些產后抑郁的媽媽?該如何幫助她們?
頭條公益尋人項目在日常發布尋人信息時,注意到一個特殊的走失人群,就是剛生完孩子不久的媽媽們。一些產婦在生完孩子不久后,陷入產后抑郁的困境中無法自拔,家人把注意力多放在新出生的寶寶身上,卻忽視了孩子母親的心理狀況,最終導致產婦離家出走,甚至釀成自殺苦果,就在2018年1月,頭條尋人發布過一條尋人啟事,尋找山西臨汾一位31歲的產后媽媽。
家屬介紹說,這位年輕的媽媽在生完孩子后被診斷為產后抑郁癥,并且之前出走過一次,頭條尋人的工作人員將尋人信息彈窗給臨汾的頭條用戶,期望有見到她的好心用戶能提供線索。遺憾地是,經家屬反饋,這位僅31歲的媽媽已經離開人世了,這并不是個別現象。2018年4月14日上午7點,重慶一位30歲的產婦走失,家屬說,她生完二胎后患了產后抑郁癥。
早上在公交站送了大兒子上學后,再也沒有回家,幾天后,頭條尋人得到反饋,產婦已經去世了。2017年10月,贛州一位產后女子帶著剛滿月的女兒離家出走,她穿著藍色的碎花格子睡衣,懷里抱著裹著粉色毛毯的嬰兒,在凌晨2點離開了家。離家時,給家人留了一封遺書,上面寫“懷疑寶寶生病、怕拖累家人”,雖然頭條尋人和贛州志愿者多方尋找,最終這位母親還是離開了人世。
僅2018年1月至5月間,頭條尋人共發布了7條明確因為產后抑郁走失的尋人消息,反饋的情況是,目前已有2人死亡,從數據來看,不僅每個月都有產婦離家出走,今年4月更是有3名產后母親走失。母親節將至,離家的母親還未歸家,2018年5月2日,安徽合肥的31歲女子趙某在濱湖萬達城附近走失,至今下落不明。她的丈夫徐先生告訴頭條尋人的工作人員,妻子生了孩子以后,精神狀態一直不好,他就把她帶在身邊,
5月2日那一天,他準備下午帶她去醫院檢查。沒成想,上午在他工作期間,獨自坐在自家車里的趙某就離開了,8天后,在頭條尋人工作人員的回訪電話里,徐先生反復說著一句話:“崩潰了,一點消息都沒有”。據他講,家里有兩個孩子,老大已經8歲,剛出生的孩子只有3個多月,現在母親趙利玲出走失蹤了,孩子嗷嗷待哺,家人心力交瘁,“我現在想死的心都有了”,趙某的丈夫說。
激素水平下降、心理應激是產后抑郁出走主因通過頭條尋人的后臺信息,我們了解到,產婦生產后,家人的關注較少,引發心理問題,是走失的一部分原因,今年4月中旬,廣州一位30歲的產后母親離家出走,孩子只有3個多月大。在頭條尋人的工作人員與家屬核實情況時得知,她在孩子生下來5天后,開始整夜無法入睡,稱自己是觀音,搶人東西,大喊大叫、焦慮恐懼。
3月底被確診為產后抑郁癥,她的丈夫后悔地說,“產前產后,我對妻子的關心不夠,”有女性網友留言說:“生完后,女人生理內分泌紊亂,有時候情緒低落,這個時候才是最主要的。現在你當公主對待,等孩子出生了,你忙孩子,忽略她,一下回到解放前,一下子就承受不了了,我生倆孩子,每次都有抑郁癥,真的很折磨人”針對產后媽媽因為抑郁癥走失的問題,頭條尋人分別與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專家進行了溝通。
朱殿明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精神科醫生,曾收治過不少產后抑郁的患者,朱醫生表示:“產后抑郁癥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情緒低落,興趣和愉悅感缺失,精力下降,這是三個核心癥狀。產后抑郁的產婦也會表現出許多心理學癥狀,如焦慮、注意力下降,自我評價降低,自罪觀念,悲觀絕望,自殺或傷嬰的觀念或行為,強迫觀念甚至是精神病性癥狀,
”產后抑郁癥,并不是偶發的疾病。西方發達國家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產后抑郁的患病率在7%-40%,我國報道的患病率為7.4%-41.3%,目前國際上較為公認的產后抑郁患病率是10%-15%,從精神科醫生的專業角度,朱殿明說:在生物因素方面,女性雌激素及孕激素在分娩前達到最高值,而在分娩后的24小時內急劇下降,至產后一周已降至未孕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