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南充鍋盔灌涼粉本身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那鍋盔灌吃起來“咯吱咯吱”,脆生生的,香噴噴的,南充鍋盔灌涼粉是四川南充的特色風味小吃,它既有新鮮出爐鍋盔的香脆,熱氣騰騰,又有川北涼粉的晶瑩剔透,麻辣綿軟,就如川北涼粉成了南充馳名小吃的象征和美食文化符號一般,南充的鍋盔灌也一樣成為了一張獨特的南充地方美食文化名片了。
1、南充的小吃都有哪些?
南充這個城市可以說是一個美食匯聚的城市,作為四川的一個地級市,當地的飯菜也都是以川菜為主,向當地的特色美食,也是非常的多,比較有名的就有張飛牛肉,儀隴腌制蘿卜,白糖蒸饃,河舒豆腐,川北涼粉,柿子糕,干燒四季豆,木門醪糟等。還有像辣子脆腸,四川鍋盔涼粉,東坡豆腐走,順慶羊肉粉,東觀辣子雞,牛肉水餃,吳馓子,大通熱涼粉,油茶馓子,麻婆豆腐魚,錠子,鍋盔,亞東鹵鴨,臥龍鮓,順慶鹵鴨子,營山油豆腐,陳皮牛肉,麻花,營山涼面等,
2、南充哪些店的米粉好吃?
最好吃的南充米粉在心里!我上高中是97年,那個時候鬧得最火熱的是西部大開發。但是人們的生活普遍都不夠富裕,尤其是我這樣的農村孩子,每個月拿著一兩百生活費真不敢亂花,食堂里最便宜的莫過于米粉,素的一塊錢,加帶絲一元二,牛肉粉肥腸粉就一元五當然也得看量的,吃米粉有很多術語,我一般都是排隊到窗口:“二兩、混合油、加酸菜、牛肉,油干一個”一氣呵成,學校食堂里收錢的,遞碗的、撈粉的、燙粉的、放料的全是一條龍,特別是放料的大姐,其實也可以稱阿姨的,她左手迅速抓過粉碗,右手的勺子就像撥弄古箏,鹽味精雞精花椒面這一圈放齊不超過兩秒,然后像賭場里發牌似的朝窗口一瞄,這一秒你可以看到她美麗的臉龐,掛著樸實的微笑,把粉碗順著餐臺一推,力度恰到好處,所以一號食堂排隊的幾乎都是男生。
一天吃兩頓米粉,幾年都沒覺得膩,后來離開了老家,到更遠的地方上學,那里沒有米粉了,常常會在食堂排隊的時候幻想著這是在等著冒米粉,也會想家,幾個南充老鄉聚在一起吹牛,才發現最想念的居然是老家的米粉。每次放長假都會擠長途回家,下車第一件事便是在車站邊先吃兩個大碗米粉,還得加兩個油干,那個時候就沒有思考過車站邊的米粉味道不好,吃下米粉立即覺得這回家的任務差不多完成了。
再后來到了更遠的地方工作,多年不吃米粉也就好像沒了米粉癮,自己掙了錢,山珍海味也都嘗過了,不過如此而已。穿梭在大街小巷,在別人的方言堆里游走,偶然間看見一家“肥腸粉”的招牌,不自覺的踱了進去,老板熱情地問:“要大碗還是小碗?”有點陌生的“三兩”到了嘴邊還是被“大碗”替代了,服務生端上來一碗,棕紅色的湯汁,黑色的粉條,用筷子夾還很容易滑落,嘗了一口,異常失望!這不是我要的“肥腸粉”!我吃不來這樣的“肥腸粉”,惺惺然付款出了店門,又開始想家,米粉的味道大概還記得,只是有點淡了。
去年休假回到南充,父母不在身邊,也就只能放肆自己的三餐了,早上紅光路吃米粉,中午儀鳳街吃米粉,晚上大西街吃米粉,第二天第三天,每次都去不同的地方,從嘉陵吃到高坪,再回順慶,甚至轉兩次公交到瀠溪去嘗嘗但是,好像沒有以前的味道了!有人說那是你的味蕾變傲嬌了,仔細想想也有可能,但是,我看見的米粉湯也沒有以前的感覺了,我記得那鍋里應該是堆滿豬骨,老板是用勺子扒開豬骨舀湯的,可眼前卻是奶黃奶黃的一大鍋濃郁的湯,沒有骨頭的湯!吃過幾天,也只能惋惜地說聲不過如此罷了。
也許真的是我味蕾變了,我回了趟老家農村,以前一塊錢的農用車不見了,招手攔下一輛過路車,他說:“60塊,走不走?”正當我驚愕七公里60塊的時候,車已呼嘯而去。后來坐上五塊錢的面包車,里面已經擠了11個人,路過一個埡口,忽然間就記起來我十來歲也是在這個埡口走路,磕著瓜子,覺著好玩對著馬路上的私家車招手,一位叔叔讓我上了車,下車的時候,我遞過一把瓜子,汗膩膩的,叔叔接過去了想到這里,我不自覺地笑了,車上的人像看傻子一樣地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