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后,安徽的發展前景怎樣。不僅在合肥召開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會議,還在實際行動上盡力支持安徽的發展,首先,長三角一體化是國家戰略,安徽加入長三角,國家賦予長三角的各種政策資源,安徽也可以享受到;其次,相對于江蘇、浙江、上海來安徽經濟較為落后,因此安徽融入到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可以承接來自江浙滬的產業梯度轉移,實現產業快速轉型升級。
1、長三角一體化對安徽來說意味著什么?
我對長三角發展一直在關注,下面說說自己的見解。在剛開幕的進博會上傳來一個好消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被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這意味著國家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在政策和經濟上的支持會加大,安徽也算是搭上了這趟快車,經濟大發展是早晚的事。說起安徽,長三角一開始是不帶安徽玩的,最開始的長三角是江浙滬兩省一市,中國經濟有名的金三角,
直到2010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中,長三角的范圍還被確定為江浙滬。在此之前的安徽,其實是被作為中部地區來看待的,安徽也曾與湖南、湖北、江西組成一個中部組合,組合的名字叫中四角,對于這個組合,可能聽說過的人不多,因為這個組合還沒正式出道就胎死腹中。據說是規劃的差不多了,但是安徽卻退出了組合,因為安徽有部分城市被長三角接納了,安徽看到了曙光,轉身投奔長三角組合,
2014年開始,長三角組合愿意帶著安徽玩了,2016年國務院批準實施《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將長三角的范圍擴大了不少,安徽正式進入長三角組合名單。目前,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都屬于長三角城市群,應該說江浙滬還是蠻夠意思的,既然答應帶著安徽玩,就說到做到。不僅在合肥召開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會議,還在實際行動上盡力支持安徽的發展,
上周安徽省發改委剛公布的數字,前三季江浙滬在安徽投資4141.5億元,而且是資金全部實際到位。這些資金占了安徽全省比重的46.7%,投入最多的是江蘇,實際到位資金1806.6億。此外,長三角內的一些產業,也開始逐步向安徽轉移,這將成為安徽經濟的一個支撐,目前,在長三角組合中,安徽扮演的還是資源輸出和產業被動接受的角色,這有點類似剛改革開放時的中國。
2、推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安徽如何揚皖所長?
這個我來分析一下,也許有點天馬行空,首先安徽地級市太多了,每個地級市體量都不大,安徽能拿的出手的城市也就合肥蕪湖,安徽經濟第三的城市馬鞍山2017年gdp也就1742億,后面的就不說了,數據慘不忍睹,個人覺得安徽應該合并一些地級市,例如蕪湖馬鞍山銅陵合并,馬鞍山蕪湖銅陵安徽老牌工業城市,工業基礎雄厚,人口也差不多能達到六百萬。
正如網友所說的取名江東市,我覺得不錯,安徽太需要一座明星城市了,具體的一些參考下圖。言歸正傳,首先得明確現在的長三角,部分優勢產業需要升級,原有的傳統產業需要轉移,這就要求長三角附近有一個成本更低的空間,這個更大的經濟腹地,需要土地資源豐富、勞動力資源低廉、市場廣闊、交通條件好等等,長三角的空間拓展已成為必然,
江蘇是制造業最密集的區域,浙江民營經濟發達,安徽具有十分充足的勞動資源,產業和科技實力這兩年發展迅猛。三省差異明顯,有差異才有發展,其實在深入發展后安徽也是有巨大優勢的。首先國家在規劃又一高鐵大動脈京九線就經過安徽,雖然沒有最終敲定,但目前安徽省已經全面動工,未來最高的局面應該是安徽段與湖北段共建,而京九高鐵是連接首都北京與特區香港的快速通道,雖說長三角地區已有京滬高鐵以及未來規劃的第二通道,但目前還沒有南下特區香港的快速通道。
3、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安徽該怎樣發展?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隨著長三角一體化被定位為國家戰略后,長三角城市群的涉及城市都受到了巨大鼓舞,安徽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市自然也會受到這波紅利的影響,如何發展?今天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也有遠近之分,安徽找準定位很重要之前曾寫過一篇文章,這次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與長三角城市群還是有部分區別的,優先得到實惠的肯定是傳統的長三角區域(上海市和浙江、江蘇兩省部分城市)其中肯定是以上海為龍頭,南京、杭州和制造業強市無錫、寧波等為協助來實現一體化發展,那么安徽(部分城市)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一員之一,如何融入?如何找好定位?值得好好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