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制牛油時加入大蒜和姜塊可以去除牛油中的腥味。牛油可以很好地吸附在食物上,所以牛油火鍋涮出來的菜品不僅有食材本身的味道,還能吃到牛油里濃厚的油脂香味,若選用市場上制好的牛油,可先將牛油放入沸水鍋中融化后,倒入料酒,上火熬制片刻,除去異味,濾凈雜質,再將表面油脂,放入另一口鍋中,加入姜塊和大蒜,上火熬至水分干時,揀去姜蒜,即得干凈牛油。
1、牛油氣味怎么處理?
煉制牛油時加入大蒜和姜塊可以去除牛油中的腥味。選用新鮮無異味的牛油,洗凈后切成小塊,放入凈鍋中,摻入適量的清水,投入大蒜和姜塊(拍破),倒入料酒,上火熬至水分干且香味溢出時轉小火,繼續熬至全部出油后,打去渣子,即得牛油,若選用市場上制好的牛油,可先將牛油放入沸水鍋中融化后,倒入料酒,上火熬制片刻,除去異味,濾凈雜質,再將表面油脂,放入另一口鍋中,加入姜塊和大蒜,上火熬至水分干時,揀去姜蒜,即得干凈牛油。
先說豬油,和豬油最搭配的當然是米飯,豬油撈飯是很多油脂愛好者的福音。傳說豬油撈飯是舊時香港百姓們常吃的食物,那時候工作辛苦,生活拮據,回到家里,一勺豬油拌一碗米飯,再澆一些醬油,吃得香,又解饞,還管飽,豬油撈飯也不簡單。豬油要精煉之后如白玉一般溫潤,米飯是上好的米飯,蒸熟之后晶瑩剔透,醬油最好選用頭道醬油,蔥花要選擇最嬌嫩的蔥白怪不得有人說,一碗豬油拌飯下肚,整個世界都是我的!再說雞油,
廣東陽江有一道著名的小吃叫雞油撈粉,沒吃過,大抵和豬油撈飯的做法差不多,只不過主角換成了雞油和米粉。東南亞有雞油飯,也是依靠雞油油脂的香味,拌著米飯一起吃,以前在家,母親常買老母雞回來燉湯。老母雞必須是上了年紀的,那樣的話,身上的油脂才足夠豐富,燉出來的雞湯上面漂浮著一層厚厚的黃油,雞的胸口和腿部還有一條一條的黃色的油脂,可以摘出來煉油。
有時候油多了,能夠煉出來小半碗雞油和油渣,油渣炒菜,尤其是素菜,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素菜的口感。最后聊牛油,牛油用來做什么呢?大家腦海里最先浮現出來的應當是重慶的牛油火鍋吧,牛油用作火鍋底料,的確是重慶的傳統了,牛油可以很好地吸附在食物上,所以牛油火鍋涮出來的菜品不僅有食材本身的味道,還能吃到牛油里濃厚的油脂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