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來看,茂名的城市化進程是遠遠不夠的,城市規模偏小,農村人口偏多。廣東荔枝生產最大的是茂名,占廣東省荔枝產量近半,中國的四分一,世界五分之一,是全球最大荔枝產地,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動亂年代里,她促進漢族和俚族等各族人民的和睦友好關系,為使五嶺以南地區出現安定的局面,維護祖國的統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為什么茂名和高州一樣是市?
廣東省高州市原來是茂名市高州縣,1993年6月8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批復,成立為廣東省高州市,歸屬茂名市代管。高州市,茂名市代管縣級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部,南近南海,總面積3776平方千米,下轄23個鎮和5個街道,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設立高州府,為廣東下四府之首,民國撤府留縣。1993年6月撤縣設市(縣級),
高州城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從唐代至民國時期,高州一直為粵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高州境內有文化遺址250多處,擁有木偶戲、山歌、版畫、八音鑼鼓、冼夫人廟堂文化等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楹聯文化城市“。高州市是“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故里、嶺南道教先驅潘茂名、唐代名宦高力士、清末工部左侍郎楊頤、新中國首任中國農科院院長丁穎,以及著名畫家丁衍庸的故鄉,“三個代表”發源地,
高州是山多田少,丘陵地帶為主,人口眾多的山區縣級市,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農作物有荔枝,香蕉,龍眼,芒果,黃皮,番薯,水稻,花生,北運蔬菜等經濟作物,也是南藥生產基地,高州是全國水果第一市,民間有句話中國荔枝看茂名,茂名荔枝看高州。高州根子荔枝聞名遐邇,大井桂味荔枝荔枝中的精品,沙田的儲糧龍眼聞名省港澳,
高州是茂名年例的發源地,民間為了紀念“巾幗英雄冼夫人”廣建冼太廟,每年農歷正月至二月,以鄉村廟境為中心,一鄉一景一年一例,請神出來游神、拜神、送神、求神、打礁,祈禱太平盛世,國泰民安,人民安康。高州人勤勞好學,崇文崇武,高州有四大高中,高州中學,高州一二中,高州四中,他們是茂名市高考分數的發動機,名傳粵西地區。
2、茂名市,冼夫人是怎樣的傳奇人物?
公元六世紀時,在中國南方少數民族俚族(古少數民族名)里,出現了一位巾幗英雄——冼夫人,冼夫人生活的時代,正是南北朝和隋朝初期。那時,南朝宋、齊、梁、陳等朝代更替頻繁,南方經常發生變亂,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動亂年代里,她促進漢族和俚族等各族人民的和睦友好關系,為使五嶺以南地區出現安定的局面,維護祖國的統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冼夫人是五嶺以南高涼(今廣東茂名地區)人,五嶺,就是大庾、越城、萌渚、騎田、都龐五個山嶺。它以南的地區統稱為嶺南,嶺南有一個人數眾多的少數民族,叫做俚族。當時,高涼一帶居住著幾十萬戶俚族人,其中姓冼的是大族,冼夫人在少年時期即聰穎好學,有膽識,并喜歡練武、習兵。俚族人民稱贊她是一個有出息的姑娘,冼姑娘的哥哥名叫冼挺,當時是該地區一個很有勢力的官員。
他常常依仗自己的力量,帶著手下人侵擾鄰近郡縣,因而常與附近郡縣發生爭端,有時甚至要發生武力沖突,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冼姑娘總是出面勸解、調停,避免發生流血的不幸事件。有一次,俚、黎兩族因事發生了糾紛,事情越鬧越大,眼看雙方就要動武了,正在危急之際,冼姑娘躍馬揚鞭,飛馳到現場,挺身而出,勇敢地站在俚、黎兩族刀槍相對的中間,陳說利害,進行調解,終于使緊張的氣氛緩和下來,雙方各自撤回,避免了一場流血沖突。
從此以后,冼姑娘的名聲大震,很快在嶺南地區傳揚開了,成為一位傳奇式的少年女英雄,冼姑娘不僅受到嶺南各少數民族人民的愛戴,連當朝的漢族官員聽了她的事跡后也很欽佩。因此,慕名來冼家說親的人接連不斷,梁朝的羅州(今廣東化州一帶)刺史馮融也很傾慕這位冼家少女,特意托人來為自己的兒子馮寶說親,馮寶從小在父親的嚴格教育下,品行學識都很好,這時他已經當上高涼太守了,可是還沒有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