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的氣候按照自然的規律是最適合傳統養殖的開始,特別是對于素來有“草鵝”之稱的鵝來有了嫩綠的青草,也就有了鵝的生命。過去農戶養鵝和現在的養鵝是有很大區別的,過去是農戶散養上一些鵝,一般規模沒有太大的,基本養的周期都比較長,以吃青草菜葉為主,正好是在青草比較嫩的時候喂小鵝,那時候鵝的食量也不大,等鵝的食草量增大的時候,隨著天氣的逐步轉暖,草的生長速度也迅速的增加,草的產量與鵝的食量呈正相關同方向增長。
1、肉鵝養殖的前景怎么樣?
您好,我覺得前景還可以,首先鵝不僅可以食用,它能轉化成各種優質鵝產品,鵝糞可以施肥,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作物產量,形成良性循環,促進農業發展,養鵝可與形成良性循環等產業共存,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鵝全身是寶,羽絨、肥肝、鵝掌、鵝頭、鵝舌、鵝、鵝翅、腸、筋、胃、血等都是很有價值的暢銷產品,其次市場需求方面繼鴨絨之后,鵝絨以迅猛的勢頭搶占羽絨市場,鵝絨現已成為羽絨產業中最受歡迎、最活躍的商品,年貿易量有45000噸之多。
中國是世界上養鵝最多、羽絨產量最多、出口量最多的國家,就國內市場來說,我國的鵝肉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中,飼養量遠遠趕不上需求量,最后市場潛力巨大,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營養和保健意識的不斷提高,對鵝產品的需求量必然增加,市場潛力巨大。農村有很多剩余勞動力,非常適合發展鵝肉生產,鵝在生長過程中主要食草,屬于節食家禽,而且還具有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飼養周期短,增產效益高,經濟周轉快等優點,所以養殖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2、想養肉鵝不知道什么品種的肉鵝銷量大適合市場的銷費?
肉鵝按體型大小分為不同品種:一、大型鵝,代表是獅頭鵝,產區主要在廣東汕頭附近,成年公鵝8.5-9.5公斤,母鵝7.5-8.5公斤,80日齡公鵝4.6-5.5公斤,母鵝4.2-5.2公斤,屠宰率全凈膛71-73%,半凈膛81-85%,此品種生長速度快,產肥肝性能好,二,中型鵝,以皖西白鵝為例,產區在安徽,河南交界處比較多,早期生長快,耐粗飼,肉質好,羽絨好,絨朵大,含絨量高,成年公鵝6公斤左右,母鵝5.5公斤左右,60日齡3-3.5公斤,適合上市為75日齡4-4.5公斤,母鵝開產期6-9月齡,年產蛋25枚左右。
3、哪個地方養殖的大鵝比較好?怎樣養殖好大鵝呢?
鵝的品種也有很大也很容易區分出這就不一一贅述了,結合個人養殖方法,分享一下經驗,第一:鵝和其他家禽的生活習性略有不同,屬于直腸系,需要不停進食青飼料來滿足新陳代謝及體能發育起來,養殖場地要有一定量的青飼料供給地及一個有流動水的小水灘,第二:就是品種苗上的選擇了,這就要結合養殖戶的養殖經驗與技術了,這通常情況下是按照當地市場需求來選不要輕信大街小巷的廣告什么包技術指導及包回收成品鵝了,要記住天不會掉餡餅,
第三:入苗后也是開始養殖的關鍵期了,結合天氣情況多觀察鵝苗保溫狀況,做到早發現早改善,每隔3~5天保溫房需要降溫1~3℃直至和外溫差接近,這段時間的保溫期為18~21天。保溫期切記不要讓鵝苗玩水,濕身的鵝苗容易感冒,第四:脫溫后的鵝苗也就是開始放養的步驟,結合天氣情況,高溫天氣每天可以適當的給鵝苗1~2小時的戲水時間,不可以整天泡水里。
4、成都養鵝的集中在什么地方?有朋友知道嗎?
哇,這個問題真的考到了我誒,因為自從成都活禽嚴格管理之后,就很少能在市區內看到活禽市場了,更不要說活禽養殖了。雖然不至于像朋友說的,要到資陽、簡陽,這些地方才能看到,但是也確實不好找了,據了解,目前成都人能夠買到的80%以上的禽產品都來自于四川三聯禽產品物流中心,這個中心位于龍泉驛區西河鎮,是成都附近數一數二大的活禽市場了。
5、養鵝的最佳時間是幾月,有哪些飼養技術推薦?
我是@我和我的小農莊,在養鵝這個行業,摸打滾爬17年啦,一路走來,和鵝結下了不解之緣,對鵝的品種、鵝的習性、鵝的故事都很感興趣,也有一番見解,說起養鵝的最佳時間和養鵝飼養技術,17年啦,總也積累了一點經驗,一、養殖最佳時間選擇在幾月份好呢?為什么?在一年中養鵝的最佳時間有兩個季節,一個是春季的驚蟄到清明兩個節氣間,另一個是中秋節前后的這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