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湖北黃石有什么好工作嗎?
黃石是個四線城市。原來以資源為主的城市,隨著資源枯竭,城市也迎來了轉型陣痛期。黃石以工業立市,工業強市,工業是城市基礎。重工業有冶鋼,有色,華新等大企業;輕工業有勁牌,美爾雅等大企業同時也有滬士電子高科技產業,建筑業有全國有名殷祖古建。但是這些企業特點都是封閉運苫,對當地拉動產業鏈發展,提供充分就業不足,
工資收入不高?,F代城市都在抓智能化,高科技產業,黃石受武漢吸虹效應影響,資金及人才全部外流,剩下都是老人,年輕人不愿留在黃石,沒有提供就業和創業的平臺和基礎,導致城市缺乏激情和活力。除了傳統餐飲業在維持,其他生意艱難度日,原來“五城同創“(華夏城,國貿城,義烏小商品,三江共和城,摩爾城)哪幾個城生意好?黃石若再找不到城市發展點,GDP會再次下滑,由原黃老二到黃老九。
4、湖北黃石市,月收入4000元是什么水平,能過上什么樣的生活?
1、我是黃石人,雖然十四年前就出外打工了,但家屬還在黃石,幾個姐妹都曾經或者現在還在黃石,月收入4000元應該是可以最少碾壓黃石60%人的工資了,4000以下、2000以上的大有人在的,包括陽新和大冶,都是這個狀態的,黃石城區,拿低保的人數不會少于總人口的20%,拿退休工資的也有20%的;而大冶、陽新,農村人口都占了60%以上,除去打工的人口,很多收入都在2000以下甚至1000以下的;2、黃石企業,原先是如同東北是共和國長子一樣的是湖北重工業、原材料工業的長子,大冶鋼廠、武鋼的三大礦山、有色的冶煉廠和八大礦山、華新水泥、黃石電廠、黃石礦務局,還有黃棉為龍頭的數萬紡織職工,紡機、省拖、下鋼、一大批地質隊和探礦隊、水機、煤機、鍛壓、軸承、制藥、抗生素等等一大批企業,都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九十年代以后,除了改制、轉軌成功的幾家巨無霸外,所剩無幾了,除了華新、電廠,最大的大冶鋼廠、大冶有色、大冶鐵礦的境況都不盡如人意了,大批買斷、下崗的都有了,其他企業,幾近全軍覆沒了;3、那么,下崗職工多,退休人員多,拿低保得多就成了黃石企業員工收入狀況的一大特點了,改革開放以后,勁酒崛起、東貝做大、三豐振華上市,但是,這幾家強勢企業,除了勁酒以外,其他企業員工收入也就4、5000的水平;員工最多的有色,人均工資4000不到,東貝還有2000年后興起的開發區的多家電路板企業的工資,更是在3、4000之間搖擺;大量的私企都是小而散、多而弱的企業,能夠有3、4000的工資就算非常不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