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商丘到2030年能發展為幾線城市,目前不確定因素較多,不好預測。新中國建立后商丘是河南省商丘地區,后撤地設市,一度淪為四線城市,2018年上升為三線城市,且虞城縣城西距商丘市區僅十余公里,早就納入商虞一體化規劃,自然商丘向東發展是大勢所趨。
1、商丘到2030年,能達到中等城市的標準嗎?
謝謝邀請,還有有希望達到中等城市的標準的,地理位置優越(105,310國道交匯,連霍高速,濟廣高速,商周高速,商登高速,德商高速交匯,京九線,隴海線交匯,鄭徐,商合杭客專交匯,有機場,有運河),人口多(號稱800萬),歷史悠久(夏朝都城),煤礦資源豐富(永夏煤礦),城市框架大(三環建好后直徑14km,商虞一體化進行中),發展潛力很大(起點比較低)。
河南人口最多的是南陽,第二是周口,商丘第三,土話遍地,其實這個不能叫土話,商丘話屬于北方官話下的中原官話,全國有73%的人口使用北方官話。其實商丘話還是比較好懂的,吐字鏗鏘,和普通話聲母韻母都差別不大,不然你去試試十里不同音的江浙吳語。去別的城市聽到的何嘗不是當地方言呢,總不能要求人家在自己家鄉說普通話交流吧,我去過一些省份,當地也是說閩南語、湘語、江淮官話,該聽不懂你永遠聽不懂,和普通話差別太大,
你說去北京能聽懂?人家北京話也是方言。不知道樓主是哪個學校的,既然是大學生活,我猜是商丘師范學院的,其實在哪都行,商丘是一片厚重的土地,你身邊到處都是歷史,你下火車面前的第一條路就是神火大道,來源于創造華夏火種的燧人氏,旁邊就有一條主干道歸德路,來源于曾經的歸德府。睢陽區的道路就更古風古色了,香君路、睢陽大道商丘歷史文化悠久,商族人在此生息繁衍,商業之所以叫商業就是來源于這個部族,
商丘還是莊子故鄉,孔子的祖先居住在這里。安史之亂時期,張巡在睢陽城堅守此地,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空了可以去睢陽區轉轉。商丘的文化背景我就不多說了,從中華文明的誕生到現在,說一年也說不完,商丘地理位置優越,基本去哪都有火車,還有不少是始發站,現在商丘還在修高鐵,修好之后樓主放假就可以坐高鐵回家了。看完記得點贊哦,去旅游記得帶上攻略,關注我呦,
2、商丘民航機場在城西建設,為什么商丘的發展往東南發展呢?到2030年能達到幾線城市?
商丘往東南發展有以下原因。一是隴海鐵路與鄭徐高鐵縱穿商丘市中心,使市區隔離為道北道南,解放后歷來道北為朱集老城區,道南為新城區。由于鐵路隔斷造成交通不便,夏天雨澇后地下通道少且簡陋,造成積水難排,生活不便,城市新區一直向東向南發展,二是商丘道北由于城市建設落后,基礎設施差,造成地價房價顯著低于道南,商品房銷售價低量小。
投資開發商受利潤和經濟效益拉動,都爭先在道南拿地開發,使道北開發滯后,三是商丘東部永城、夏邑、虞城三市縣都是百萬以上人口,總共近四百萬人。以上三市縣都鄰近江蘇安徽山東,經濟比較發達,人流物流量較大,工業商業貿易繁榮,且虞城縣城西距商丘市區僅十余公里,早就納入商虞一體化規劃,自然商丘向東發展是大勢所趨。
四是商丘機場在市區西部,原先是軍用機場,現納入民航機場擴建,但規劃多年至今沒有動工,離形成客流與物流為期尚遠,臨近機場的建筑又有限高規定,商丘西部三縣每縣人口僅有七八十萬,且經濟與東部相化發展滯后。所以,商丘向西發展受限較多,至于商丘到2030年能發展為幾線城市,目前不確定因素較多,不好預測。去年,商丘己進入三線城市行列,但經濟實力屬于弱三線,
由于商丘具有多條高鐵普鐵國道高速十字交會的交通樞紐優勢,地居蘇魯豫皖交界地區且周邊100公里沒有較大區域中心城市,又是河南距離東部沿海及長三角最近的橋頭堡,且具有960萬戶籍人口,幅射周邊省內外2000萬人口。在現在的基礎上,如果能發揮優勢,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十年以后建成豫魯蘇皖交界處的區域中心城市,進入強三線甚至弱二線城市,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