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一歲半,老喜歡和我對著干。說到這里,不得不說的就是我們家長的控制欲,嘗試主動改變孩子“對著干”的環境孩子會跟家長對著干,很多時候是源于家長給孩子創造了一個“對著干”的環境,孩子愛跟你對著干并不一定是壞毛病曾經有專家做過一項研究,之所以這么是因為十有八九的孩子叛逆的根源都來源于反抗。
1、孩子11歲了,這兩年特別叛逆,故意和我對著干,我咋讓他聽我話?
我是三番麻麻,一個在教育行業工作快十年的老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于11歲的孩子這兩年叛逆這個問題,丫頭想說的是:11歲有可能會叛逆,除非孩子特別早熟,不然9-11歲的孩子心思還全部在玩上面11-15歲的孩子智慧發展趨于成熟,思維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體內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維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因此對于孩子處于這一時期并出現叛逆的家長,我們首先反思的應該是自己。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十有八九的孩子叛逆的根源都來源于反抗,就像毛主席說過的“哪里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魯迅說過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忙”,孩子的叛逆意味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再一味的順從家長,而是開始自己思考,希望自己做決定,贏得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這是好的現象,總比在沉默中走向滅忙好很多,
那么當孩子出現這種意識后,我們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及時糾正自己的行為和思想,不要再將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或者是什么都不懂得小嬰兒,要相信此時的孩子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只要我們家長引導得當的話。如果還是一如既往的執行原有的教育方針,那么輕則親子關系破裂,重則家毀人亡,說到這里,不得不說的就是我們家長的控制欲。
控制欲是一把殺孩兒于無形的寶劍,因為他們無從反抗,從孩子一生下來,我們就先天的把他當成弱勢的一方,什么都需要依賴自己的幫助,那么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習慣了替孩子做決定,并冠以“我都是為你好”的美名,殊不知這樣只是滿足了自己的控制欲,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是處。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需要的是放手,龍應臺說過,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們要放手,且瀟灑的放手。為了不在一瞬間突然放手讓自己產生鈍肉感,那就在他慢慢長大的過程中逐漸放手,放手讓他學會走路;放手讓他學會奔跑;放手任他摔跤;放手任他成長只要我們把握好這個度,那么甜蜜和諧的親子關系會是你和他一生的美好記憶!。
2、我家小孩一歲半,老喜歡和我對著干!這是為什么呢?
我家小孩一歲半,老喜歡和我對著干!首先恭喜你,你家孩子開始認識到自我、獨立性開始萌芽,這是身理、心理發展正常的表現,據幼兒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寶寶兩三歲的時候,由于自由活動的能力大大增強,各方面的知識不斷增多,自我意思越來越強,才會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自主選擇性,對家長的要求和安排喜歡說“不”,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別人來干涉自己的行動。
這一時期孩子出現的一系列逆反行為就是第一反抗期,孩子愛跟你對著干并不一定是壞毛病曾經有專家做過一項研究:把2~5歲的孩子分成反抗性強和反抗性弱的兩組。結果發現,反抗性強的一組中,80%的孩子長大后獨立判斷能力比較強;相反,反抗性較弱的一組中只有24%的孩子長大后能夠獨立行事,但是獨立判斷事情的能力仍舊比較弱,經常會依賴他人,
專家根據研究結果得出結論: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想法,這是他發展判斷力和獨立能力的好時機,父母應當予以重視。如果要求孩子事事都聽孩子的,反而會阻礙孩子判斷力的發展,孩子愛跟你對著干,并不是什么壞毛病,家長不要覺得孩子不聽話就是“不懂事”,這只是他表現自我的方式之一,那問題來了,我們應該怎么樣幫孩子度過這第一反抗期呢?可以試試以下的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