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每年畢業30萬大學生,除去留學、讀碩、回原藕、去北上廣深的外,剩下的約15萬都留在了武漢,還有很多從外地畢業的大學生,從外地回流的大學生,每年也是3、40萬的量,武漢的民營企業不算很發達,就業崗位有限,薪資水平也不是很高,能留下幾十萬大學生,已經夠了。
1、武漢大學生的落戶政策是什么?是武漢大學畢業的,但是不在武漢上班,這樣可以落戶嗎?
可以的,武漢大學生落戶政策已經完全放開,落戶與就業完全脫鉤,不需要在武漢工作或者交納社保即可落戶。專科及專科以上學歷45周歲內的畢業生可以直接落戶,碩士和博士無年齡限制,而且,武漢為了方便大學生落戶,落戶手續可以網上辦理非常方便。武漢大學生落戶總結分為如下幾步:1.網上申請,網上搜索湖北政務信息網,選擇武漢,以及武漢公安,登錄,選擇大學生落戶,按要求提交相應材料,武漢公安會在一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發放戶口準許遷入證明,可以選擇現場取或者郵寄。
2、現在是不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留在武漢工作了呢?
武漢從2017年提出5年留住100萬大學生,17年和18年兩年共留下70.3萬大學生,今年就能完成留下百萬大學生的任務,近期國家提出大城市放開入戶人口擴容的政策,武漢已經超過1100萬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0.27%,因此武漢主城區不會放開擴容,限購政策不變,武漢市的戶口主要是對大學生開放。武漢屬于和北京上海一樣的老牌大城市,主城區的居住、交通、教育、醫療等各種資源已接近飽和,有限的空間只能留給有學歷的人才,不會象成都、杭州、長沙、鄭州、西安這些新貴城市近乎無條件擴容,因為這些城市下轄的縣城(縣級市)、代管縣市都有很大的承載空間,
還有個問題,武漢已進入嚴重老齡化城市,它只能接納年輕大學生,保證城市發展的活力。所以,這幾年武漢的人口增量沒有有些城市多,但增量中的人口質量是較高的,那些沒有大學學歷,沒有特殊才能,不是特別有錢,是很難弄到武漢戶口的。這次國家發改委同意放開大城市戶口,武漢已公布了限購政策不變,可能在限購區針對大學生入戶和積分入戶作些放寬的微調,
我判斷,十年后,武漢會有兩個證值錢。一個是主城區戶口,一個是車牌,因為武漢的主城區的居住就業、醫教交通等接近容量上限。雖然武漢市的主城區面積不小,但這包含市區的江河湖泊,不可能在長江、東湖上蓋樓,這就減少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居住和停車空間,到那時,武漢也會學北京,主城區戶口難上,遷出有獎!所以,我經常對有些咨詢的大學生講,盡快趁政策放開,把戶口落到主城區,能買車先買個幾萬塊的弄個牌照,幾年以后,政策一關門,就麻煩了,
看問題,一定要看遠,看發展,用頭腦去分析,將來戶口是不值錢,但不是所有的戶口不值錢,已經是設條件擠進去的地方,應該盡快擠進去。武漢每年畢業30萬大學生,除去留學、讀碩、回原藕、去北上廣深的外,剩下的約15萬都留在了武漢,還有很多從外地畢業的大學生,從外地回流的大學生,每年也是3、40萬的量,武漢的民營企業不算很發達,就業崗位有限,薪資水平也不是很高,能留下幾十萬大學生,已經夠了!所以,留在武漢的大學生也要有崗位競爭的心理準備,不能期望太高,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能低估生活的壓力!武漢是除了北上廣深外許多大學生的首選,也是很多從北上廣深回流的首選,因為它的區位交通、各種資源、房價物價、消費水平、商業水平、環境美食等,被很多大學生綜合評估后,選擇留了下來,
3、孩子在武漢上大學,以后留在武漢工作好嗎?
這個提問,可以看作兩個:一是在武漢上大學好嗎?二是在武漢工作好嗎?這兩個提問的答案是統一的,都很好。首先是在武漢上大學,很好在武漢市上大學,對某一類人來說,很不好,這類人就是,高考成績達到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華東五校錄取分數,對這類人來講,武漢不適合你,就不要來武漢上大學了,武漢市的大學數量比較多,而且高水平大學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