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收破爛的不少,廢銅爛鐵,紙板酒瓶之類的,很常見,可是收石磨石磙的還真是少見,旁人問的時候,我姨夫總是支支吾吾不肯直到去年過年,喝了我2瓶好酒之后,我姨夫才算說出其中的隱情我姨夫石磙石磨也好,牛槽馬槽也好,都不是破石頭,城里人稀罕得很,放在對的地方,就有大用處。
1、哪里有老舊的石磨、石槽?
石磨是用來磨黃豆做豆腐的,以前在鄉下農村基本上是幾家共用一個石磨,石磨是放在木頭架上面,兩塊重疊在一起用人力或者驢子來拉動,靠兩塊磨子的相互磨檫來把黃豆磨碎成漿汁兒,流出的漿汁兒就用來做豆腐,而剩下的黃豆渣用來做豆渣餅,豆渣餅做菜食用,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農村還在大量使用,隨著電動機器的出現,現如今這個物件兒已基本被棄之不用了,但也有人還在使用,也就是體驗那種鄉村生活的老味道吧!現在很多公園或景區把這個低價回收用來鋪路面做點綴,也有人買幾個放自家院子里,也有很多是現代機器做出來的。
石槽在農村就是用來做豬食槽的,以前鄉下基本家家都有這個來喂豬,后來隨著水泥灰的普及,人們就改用水泥灰倒模豬石槽了,優點是造價便宜,而石槽是石匠用工具手工鑿出來的,這樣造價頗高,隨著社會的進步已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很多城里人專門去鄉下收購石槽,用來養殖樹根盆景或種花種草,盆景與石槽的碰撞體現出樹景與老物的完美結合,
2、農村有人開始收石磨、豬槽之類的,給出的價格還不低,為什么?
嗯,我的家鄉從二干年就有人下鄉收購,石槽,石磨,石埝。碌碡子,在九十年代以前,我的家鄉農村里,幾乎家家都有。慢慢國家改革開放了,機械化成度高了,連喂牛的石槽也淘態了,種地都實行了機耕,機耙,機收。除了養殖廠,個人也沒有喂牛的了,所以就把這些老物件,都不當什么扔到大街上,也沒人要了。到了二千年后,才有人下鄉收購這些,
也就是二十元一付石磨,牛槽三十至三百不等。開始人們不理解,收這些破石頭有什么用,到后來,我到處打工,才看見收哪些東西的是有錢人,在公園,游樂場。在做仿古鄉村農家院旅游之用,第一次是看到娛樂場所,用石磨排成不等圓圈,圈里放了幾輛碰碰車,供旅游者玩耍。第二次看到是社區廣場綠化造景用了,第三次是個人家庭小別墅院子里,用牛槽養了荷花,小魚。
在花園里的草萍上,用石磨鋪了羊腸小道,碌碡埋到地下,上面放上花盆,是挺好看的,其它就不知還有何用了,至于說貴,價錢不菲,哪是中間商掙錢了,而收購者實在賺不了幾個錢。我其時很后悔我哪套石面粉磨了,因年代久遠,又是周外都沒有的哪種含水石面磨,把面石每砸開一塊,都能看到一些致密的小汽孔。在我的家鄉,是一種很罕見石頭,
3、為什么總有人到農村收“石磨石磙”,這東西有什么用?
我姨夫通過回收石磨石磙一年賺到400000元,他曾告訴我,農村人覺得這是一堆破石頭,城里人卻十分稀罕,大有用處。在農村待過的人都知道,石磨石磙屬于農具,在機械沒有發展起來之前,是農民朋友最重要的生產工具,石磨是一種研磨工具,把麥子放進去,就能磨出面粉,把玉米放進去,就能磨出玉米面,把大豆放進去,磨出來的就是豆漿,可以做豆腐。
石磙是一種農具,一般都是大青石做成的,圓柱體,一頭大一頭小,兩頭都有磙眼,固定之后用牛拖著滾動,之前農村曬糧食,都要在先打谷場,這時候就需要用到石磙,把小麥、谷子等農作物厚厚的攤在地上,讓牛拉著石磙在上面滾動,這叫“軋谷”,使糧食脫離穗子。在機器沒有出現的時候,人們想要吃面,想要磨豆腐,就必須要用石磨,想要收糧食,就必須要用石磙,
現在不一樣了,吃面有打面機,喝豆漿有豆漿機,收糧食收割機,還有脫粒機,石磨石磙費時費力,自然就被淘汰了。十幾年前,村里面還能看到一些石磨石磙,現在一個也看不見了,不是被我姨夫收走,就是被其他人收走了,價格給的還不低,200-400元一個,農村收破爛的不少,廢銅爛鐵,紙板酒瓶之類的,很常見,可是收石磨石磙的還真是少見,旁人問的時候,我姨夫總是支支吾吾不肯說,直到去年過年,喝了我2瓶好酒之后,我姨夫才算說出其中的隱情我姨夫說,石磙石磨也好,牛槽馬槽也好,都不是破石頭,城里人稀罕得很,放在對的地方,就有大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