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可以發現上述物質中cl離子的化合價根據氧化性規律分別為 1、 3、 5和 7:氧化劑大于氧化產物,再根據高價態表現出較強的氧化性(氧化劑獲得電子,化合價降低),可以推導出: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hclo應該表示為hocl,從cl的雜化軌道和分子結構,從低氧化態到高氧化態。
的結構如圖所示。兩點表示一對孤對,箭頭表示配位鍵(形成化學鍵的一對電子完全由氯原子提供)。在次氯酸的結構中,氯原子上有三對孤對電子,而氧原子上只有六個電子,還需要兩個。只是氯單獨帶走兩個電子,和氧共享(這兩個電子還是共享的,是共價鍵),所以所有原子都是穩定的。
這是從結構層面討論的問題。hclo應該表示為hocl,從cl的雜化軌道和分子結構,從低氧化態到高氧化態。無論是失去電子還是與O原子結合,其難度都在增加。ci和O的成鍵本質上是電子云密度的變化,意味著電子的轉移,周圍O的增加,然后O的增加,所以從 1到 7,其含氧酸的氧化性降低,而酸性和穩定性增加,其他元素也有這個規律。還可以發現上述物質中cl離子的化合價根據氧化性規律分別為 1、 3、 5和 7:氧化劑大于氧化產物,再根據高價態表現出較強的氧化性(氧化劑獲得電子,化合價降低),可以推導出:氧化性hclo> hclo2>hclo3>hclo4。
氯酸是氯的含氧酸,化學式為HClO2,是一種弱酸。純亞氯酸鹽不穩定,容易分解成鹽酸、氯酸和二氧化氯,但生成的鹽-亞氯酸鹽相對穩定。亞氯酸鈉是生產二氧化氯的原料之一。二極管]]。HCLO2可由氯化鋇與稀硫酸反應制得:Ba2 H2SO4→BaSO4 2HClO2氯酸,化學式HClO3,是氯的含氧酸之一,氯的氧化態為 5。它具有強酸性(pKa≈1)和強氧化性,可用于制備各種氯酸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