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只是原則上的區別。其實,古典主義音樂已經包含了浪漫主義的因素,浪漫主義作品也包含了古典的內容。第二,浪漫主義-1/其形成初期浪漫主義-1/與其他姊妹藝術一樣,起源于歐洲“啟蒙時代”的思想比與法國大革命有關的思想更加自由民主。貝多芬晚期作品成為早期的先驅浪漫主義,之后的作曲家可分為浪漫主義者。
6、浪漫 時期 音樂特征老師介紹的西方音樂歷史、浪漫時期現代音樂學派的發展音樂。19世紀初,歐洲文學藝術普遍形成了一種新潮流、新風格,即“浪漫主義”。這是一場“反對權威、傳統和古典主義的大規模運動,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席卷了西方文明。”(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在文學史上,浪漫主義一般指的是20世紀50年代的創作,而音樂 浪漫主義比文學稍晚,持續時間較長,所以可以說
就音樂而言,浪漫主義形成于19世紀20年代。其創始人是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和德國作曲家韋伯。前者由抒情歌曲、交響樂和室內樂組成,后者主要是浪漫主義的歌劇作曲家。1830年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促使各國下大力氣指定革命意志,喚醒民族意識,產生了浪漫主義的進步熱潮,出現了法國的柏遼茲、意大利的羅西尼、德國的舒曼、波蘭的門德爾松、肖邦等作曲家。
7、論 浪漫主義 時期的 音樂發展老師介紹的西方音樂歷史、浪漫時期現代音樂學派的發展音樂。音樂 浪漫主義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出現,一直到19世紀末,正是浪漫主義迅速發展,席卷歐洲的時代。20世紀初,浪漫主義開始衰落,但還是少數。貝多芬是歐洲承上啟下的作曲家音樂從古典到浪漫時期。總的來說,他遵循古典形式,但他已經在突破。更重要的是,他在音樂中一直致力于表現自己的個性,爭取人格和精神上的獨立和自由。
莫扎特和貝多芬都為自己獨立的社會地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直到浪漫主義才成為自由獨立的藝術家。但精神自由并不等于物質幸福,這使得他們經常處于“痛苦的自由”的矛盾中。浪漫主義 音樂最顯著的特點是重視個人主觀感受的表達。他們的創作靈感來自于他們的情感世界,來自于他們對自然的微妙感知,來自于詩歌、戲劇、繪畫等姊妹藝術的啟發,來自于神話、傳說、民間文學所引發的幻想和想象。
8、什么是 時期 音樂 浪漫主義 時期?浪漫,也就是浪漫主義。歐洲的潮流浪漫主義出現在18世紀下半葉,首先體現在文學上,然后擴展到包括音樂在內的整個藝術領域。浪漫主義是對束縛個性的傳統、古典模式和各種權威的反叛,重視個性、主體性和情感的自由表達和表現。音樂 浪漫主義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出現,一直到19世紀末,正是浪漫主義迅速發展,席卷歐洲的時代。20世紀初,浪漫主義開始衰落,但還是少數。
總的來說,他遵循古典形式,但他已經在突破。更重要的是,他在音樂中一直致力于表現自己的個性,爭取人格和精神上的獨立和自由。直到貝多芬,音樂家庭生活在貴族的“保護”下,這使他們處于依賴他人的社會地位。莫扎特和貝多芬都為自己獨立的社會地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直到浪漫主義才成為自由獨立的藝術家。但精神自由并不等于物質幸福,這使得他們經常處于“痛苦的自由”的矛盾中。
9、 浪漫主義 時期的 音樂浪漫主義時期(羅馬時期)(1820-1910)。從最廣義上來說,古典主義時期到浪漫主義 時期的轉變,可以說是從共性到個性的轉變,這時期在風格和技術上的變化可以從三個方面看得很清楚:一是和聲,變調的快速發展;第二是樂隊;第三是樂器演奏技巧。其他的變化,比如旋律風格的變化(小曲式更抒情,大曲式更華麗);節奏風格的變化(更夸張的節奏);以及曲式的變化(更追求織體的連貫性,主題更“有機”的發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