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比例還在增加,2018年我們屯子結婚的有六家,這個不難統計,都知道,離婚的有十多個,這就是說有一個光棍結束單身了,就有兩個以上新光棍誕生。春節的時候,外出打工的都回來了,村里的老人閑著沒事大約統計了一下,我們村子沒結過婚的,和離婚的光棍有一百多個,這還不算上搬走不在村里住的,現在屯子里有三百多戶,一千多人,光棍的比例有多大。
1、每一個省份都有光棍男,你覺得哪個省份的光棍男最多?為什么?
最多的省我不知道,但是黑龍江真的很多。這里作為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區域,年輕人都在外打拼,很多都沒有固定居所,更別提結婚了,彩禮也很貴,都是農民,有很多人因為高價彩禮而望婚興嘆。女的比例小,結完婚的媳婦也有惦記的,立場不堅定的就離婚了,又造就出來一大批光棍,春節的時候,外出打工的都回來了,村里的老人閑著沒事大約統計了一下,我們村子沒結過婚的,和離婚的光棍有一百多個,這還不算上搬走不在村里住的,現在屯子里有三百多戶,一千多人,光棍的比例有多大?而且這個比例還在增加,2018年我們屯子結婚的有六家,這個不難統計,都知道,離婚的有十多個,這就是說有一個光棍結束單身了,就有兩個以上新光棍誕生。
2、河南省農村風俗有什么?
我是黑嫂,我來回答,河南農村的風俗是很多的,基本上,從過年到臘月,幾乎每個月都有。所以我們在講農村風俗時,不可能一下子全講完,只能一個一個講,另外,由于各地生活習慣的不同,這些風俗其實是有變化的,并不完全一樣。從紅白喜事到過年過節,這些都會稍有不同,咱們說的稍有不同是細節上的不同,大致上還是相同的,比如過年,這個是我們中國人最為傳統的風俗習慣,所以我們今天就說河南農村關于過年的風俗。
過年時間是很長的,并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只有大年三十一天,從年前到年后,都有具體的事項和流程需要辦,咱們分開來說,分別說過年前和過年后。黑嫂人在豫北,安陽地區,一、過年前過年的氣氛,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因為臘月二十三需要“祭灶”,這邊的俗話是“二十三,祭灶官”,顧名思義,就是供奉一下灶王爺。這一天會把新“請”來的灶王爺圖貼在廚房里,然后晚上要吃芝麻糖,
二十四到二十五,都是趕集買年貨的日子。二十六這天開始蒸過年用的東西,比如棗糕用來上供,包子用來吃,豆包、糖包這些,蒸這些東西不是一天能完成的,大多都會分三天蒸完,也就到了二十八了。二十八,貼官馬,也就是說,二十八在我們這邊就開始貼對聯了,這些年稍有變化,都改成二十九了。二十九,破爛走,二十九的時候,一般都是收拾家,把家里收拾干凈,不用的東西賣掉,玻璃擦明亮。
年三十兒,包餃子,到了三十兒這天,婦女大多都在家調陷包餃子,男人則會出去聊天玩耍啥的,當然男的也有包餃子的,這個不是絕對的。中午的時候,男人會去地里上墳,順便把村里“老祖宗”給請回家,供奉在窗臺上或者門后,三十兒晚上是需要吃餃子的,餃子七八分熟時要上供和放鞭炮。吃完后,到了晚上九點左右,還需要上一次供,
叫“大供”。就是專門上供,一般都是用方子肉、棗山(棗山是蒸的一種饅頭,上面是棗,樣子像是一座山)和青菜,一共是三樣,因為這是在敬神,神三鬼四,只能用三樣。年前的工作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過年和年后了,二、年后到了初一早上四五點鐘,村里婦女會早早起床,把餃子下熟后,仍然還是上供和放鞭炮,這個時候是不開門大門的。
吃完餃子,打開大門,輩分大的開始“接頭”,輩分小的開始出去“磕頭”,但男人多會先端一碗餃子給分開家的老人,比如爺爺奶奶或者父母,送過去后,先給家里長輩磕頭拜年。后面就該去村里給長輩們拜年了,村里輩分看似很亂,其實都井井有條,該去誰家拜年,這都是有定規的,而一些家里有老人,或者是輩分大的,則在家里接頭,別人來自己家拜年,自己要準備一些煙、糖、瓜子、酒這類的。
磕頭活動會持續到早上八點左右,這是自己街里拜完年了,然后是年輕人,在自己村里有要好的朋友,會去給對方父母磕頭拜年,大概到九點鐘,家里會做好飯等著,所以,年初一這一天,是吃四頓飯的。到了初二,就該走親戚了,一般都是去丈人家,也就是小孩姥姥家,初三不讓走親戚,因為初三是鬼日,這一天大家都在家閑著,適當玩會牌消遣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