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職工提高公積金繳存還是有一定空間的,工薪納稅人巧用公積金避稅是合理可行的。不僅能避稅,而且合理分散了資產,還增加了收益的穩定性和抗風險性,這是現代人理財的智慧之舉,這無疑為納稅人提供了避稅的方法,等到真的要做分紅了,那就是按照稅率交稅,并不是都需要通過分紅做最后的分配。
1、運輸行業的公司基本沒有進項票,每月開200萬增票,該怎么合理避稅?
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根據題意,詳述如下:一、銷項稅額運輸公司一年的收入是2400萬元,銷項稅額=2400×9%=216萬元。二、進項稅額分析根據運輸公司成本分析,一般油料費能占到收入的35%~40%,按35%計算;過路過橋費占到收入的5%左右;維修保養費占到收入的10~15%,按12%計算;人工費占到收入的25%左右,
根據成本分析數據,理論上來說進項稅額=2400×(35%×13% 5%×3% 12%×13%)=150.24萬元。其中:(1)只有油料費和維修保養費需要增值稅專用發票,實際上這些專用發票也很容易取得;(2)過路過橋費不存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問題,進項稅額是過路過橋費普通發票通過計算進項抵扣,高速公路通行費可抵扣進項稅額=高速公路通行費發票上注明的金額÷(1 3%)×3%,一級、二級公路通行費,如暫未能取得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可憑取得的通行費發票上注明的收費金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可抵扣進項稅額:一級、二級公路通行費可抵扣進項稅額=一級、二級公路通行費發票上注明的金額÷(1 5%)×5%,
結論一:題主說的運輸公司每月開200萬銷售增值稅專用發票,基本沒有進項票,與實際情況不符,存在虛開的嫌疑,如果真是如此,奉勸盡早收手。三、運輸公司還可以進項如下納稅籌劃(一)加速設備的更新換代,一是可以取得購置固定資產的進項抵扣發票,使得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有留底稅額,不用繳納增值稅;二是200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購置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資產單臺價值不超過500萬時,允許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二)成立兩家勞務個體工商戶,駕駛員全部通過勞務派遣個體工商戶派遣到運輸公司上班,一是可以取得勞務費的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加進項可抵扣稅額,少繳增值稅18萬元;二是可以節約公司比個體工商戶多承擔4%的養老保險費用約18萬元;三是勞務派遣個體工商戶也得賺錢,就按10%的毛利率,也得增加運輸公司人工費成本60萬元,少繳企業所得稅15萬元。
2、個人所得稅應該如何合理避稅?
一、巧用公積金避稅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工薪階層個人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也就是說按標準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不用納稅的,同時,職工又是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的。所以,一般職工提高公積金繳存還是有一定空間的,工薪納稅人巧用公積金避稅是合理可行的,需要強調的是,利用個人繳納補充公積金進行避稅時有兩個問題要注意:一是納稅人要在所在單位開立個人補充公積金賬戶;二是納稅人每月繳納的補充公積金雖然避稅,但不能隨便支取,固化了個人資產。
二、利用捐贈進行稅前抵減實現避稅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金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這就是說,個人在捐贈時,必須在捐贈方式、捐贈款投向、捐贈額度上同時符合法規規定,才能使這部分捐贈款免繳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為:捐贈限額=應納稅所得額×30%,允許扣除的捐贈額=實際捐贈額(≤捐贈限額),三、理財可選擇的避稅產品的種類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不斷推出了新的理財產品。其中很多理財產品不僅收益比儲蓄高,而且不用納稅,比如投資基金、購買國債、買保險、教育儲蓄等,不一而足,眾多的理財產品無疑給工薪階層提供了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