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工作的人,普及全世界,為什么就針對湖北人發問呢。上海人與江蘇人的親密成度,60歲以下的上海人、65歲以下的江蘇人,是無法想象的,云南、貴州、四川在上海的人總量并不多,無法與排山倒海般的安徽人相提并論,在上海,上海人見上海人,如果一方說普通話,也就是上海人稱之為開國語,會被另一方認為是“裝腔”,有抵觸情緒。
1、江蘇人在上海怎么樣?
問:江蘇人在上海怎么樣?答:江蘇人在上海像自家人一樣。上海人與江蘇人的親密成度,60歲以下的上海人、65歲以下的江蘇人,是無法想象的,蘇州無錫、海門啟東,是歷史的、天然的。揚州江都、鹽城淮安,是近代的、人為的,在上海,上海人見上海人,如果一方說普通話,也就是上海人稱之為開國語,會被另一方認為是“裝腔”,有抵觸情緒。
如果用蘇北鹽城淮安一帶方言交流,會被另一方認為很親切,樂于接受,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蘇北鹽城一帶方言,是上海市名正言順的第二方言。在上海,寧波人,會被叫“小寧波”、山東人,會被叫“小山東”、東北人,會被叫“小東北”,但絕對不會有叫蘇北人“小鹽城”!這是因為,在上海市,每10個家庭中,就有6個家庭,要么爺爺、要么外公、要么奶奶、要么外婆,其中必有一位是蘇北一帶人。
2、云貴川在上海的人多嗎?
作為上海人,我給您的回答如下:1.云南、貴州、四川在上海的人總量并不多,無法與排山倒海般的安徽人相提并論,2.云南、貴州、四川三大人群中,相對四川人在上海就業的比例高一些。3.云南、貴州、四川在上海的人群大部分都是打工的人群,以最普通最基層的服務業為主,比如餐飲業等,4.我個人感覺隨著每個城市的發展,貧富差異的減少,云南、貴州、四川也不差,沒必要一定要來上海打工賺錢。
3、湖北的黃岡中學為什么比北京上海的還出名?
江山代有人才出,湖北的學生更為突出,眾所周知的黃岡密卷,出自湖北黃岡中學,歷史悠久,培養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但是國內名校那么多,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學校也比不過它的名聲,這是為什么?黃岡中學之所以出名,是因為教育成績十分優異,學校每年高考升學率保持在98%以上,并且重點大學錄取率在75%。在高考中省市文理科狀元的人數多達60多名,被保送到清華北大等一流大學的就有700多名,
高考成績優秀是一方面,另外在全國各類中學生競賽中,獲取3000多次國家獎勵,其中有15名學生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18枚獎牌。黃岡中學雖處于湖北省黃岡市,教育資源與經濟發展水平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城市,但就是這樣的地方培養出這么多的優秀人才,創造佳績是最引起轟動的原因之一,黃岡中學最出名的時候源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學校培養出一批批厲害的競賽達人,乃至多個奧數生去海外深造,這樣的發展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
黃岡中學的學生自身成績優異,在多個縣及區域進行招生,成績優異者爭先報名黃岡中學,黃岡中學的生源處于較高水平,不僅如此,黃岡中學的師資力量雄厚,教師水平高才能培養更多優秀的學生。黃岡中學的教師通過“淘汰制”,保證師資力量,發展應試教育,達到更高的高考戰績,黃岡中學如此出名,但并不是最好的。教育制度如果一成不變,也不能適應大時代的發展,
4、外人眼中的湖北,是個什么樣子的?
一個江蘇人眼里的湖北人說句實在話,好久沒有接觸過湖北人了,十年前,去過武漢,宜昌,去過西陵峽,對湖北留下深刻印像,對湖北人也印象很好。一,湖北人熱情好客,初到武漢,分不清南北,武漢的路我覺得比上海還要難分辨南北東西,坐車從武昌到漢口,再到武昌,大橋上走來走去,方向都搞不清了,加上武漢的地名很有意思,什么傅家坡,劉家灣的,有點大家族的聚居地味道,初次見面的劉女士接待了我,熱情介紹了武漢的景點,邀我游東湖,中午還帶我去武漢理工對面的九龍大酒店就餐,臨走,還要買點鴨脖子土特產給我帶著,被我阻止,因為,我還要去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