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江蘇 > 揚州市 > 函數的單調性教案,關于冪函數的教案范文

函數的單調性教案,關于冪函數的教案范文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1-20 08:45:40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關于冪函數的教案范文

  以往的教師在把握教材是,大都是有什么教什么,不能夠靈活的使用教材。而今的數學教學要求把學生的生活 經驗 帶到課堂,要求在簡單的知識框架和結構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課堂變得有血有肉。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冪函數的教案 范文 ,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冪函數的教案范文一   教學任務分析:   (1)理解冪函數的概念,會畫五種常見冪函數的圖像;   (2)結合冪函數的圖像,理解冪函數圖像的變化情況和性質;   (3)通過觀察、 總結 冪函數的性質,培養學生概括抽象和識圖能力。   教學重點:   常見冪函數的的概念、圖像和性質。   教學難點:   冪函數的單調性及比較兩個冪值的大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打印好的作業。   教學情景設計   問題   ?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問題1:如果張紅購買了1元/千克的蔬菜x千克,那么她需要付的錢數y(元)和購買的蔬菜量x?(千克)之間有何關系?   問題2: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為x,那么正方形面積y=?   問題3:如果正方體的棱長為x,那么正方體體積y=   問題4:如果正方形場地的面積為x,那么正方形的邊長?y=?   問題5:如果某人x秒內騎車行進1千米,那么他騎車的平均速度y=(千米/秒) 引導學生探索發現:   通過生活實例,引出冪函數的概念,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你能發現這幾個函數解析式有什么共同點嗎?   ? 引導學生歸納結論   (1)?指數為常數.   (2)?右邊均是以自變量為底的冪的形式; 認識五種常見的冪函數。 給出冪函數的定義:一般地,形如? 的函數稱為冪函數,其中x為自變量,α為常數. 例1:在函數 , , , 中,哪幾個函數是冪函數? 引導學生依據冪函數定義及特征頭判斷;   1、 即 (是)   2、 (不是)   3、 (不是)   4、 (是) 正確認識冪函數 請在同一坐標系內畫出以上五個冪函數的圖像 指導學生畫出圖像,多媒體呈現圖像 訓練學生的作圖、識圖能力。 觀察以上圖像將你發現的結論填入性質表?   定義域   值域    關于冪函數的教案范文二   教材分析:   冪函數作為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是學生在系統地學習了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之后研究的又一類基本的初等函數.?冪函數模型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學習時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來引出常見的冪函數?.組織學生畫出他們的圖象,根據圖象觀察、總結這幾個常見冪函數的性質.對于冪函數,只需重點掌握?這五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學習中學生容易將冪函數和指數函數混淆,因此在引出冪函數的概念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對兩類不同函數的表達式進行辨析.學生已經有了學習冪函數和對象函數的學習經歷,這為學習冪函數做好了 方法 上的準備.因此,學習過程中,引入冪函數的概念之后,嘗試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課時分配 1課時   教學目標   重點:從五個具體的冪函數中認識的概念和性質   難點: 從冪函數的圖象中概括其性質,據冪函數的單調性比較兩個同指數的指數式的大小   知識點:冪函數的定義、五個冪函數圖象特征   能力點:通過具體實例了解冪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    教育 點:進一步滲透數形結合與類比的思想方法;體會冪函數的變化規律及蘊含其中的對稱性   自主探究點:通過作圖歸納總結冪函數的相關性質   考試點:了解冪函數的概念,   結合函數 的圖象了解它們的變化情況   易錯易混點:學生容易將冪函數和指數函數混淆   拓展點:通過指數函數的圖象性質研究冪函數指數的變化   教具準備: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堂模式:導學案   一、引入新課   (一) 回顧引入   【師生互動】師:數學的內在美常常讓我感動,下面我們共同來欣賞運算的完美性,   思考:由8、2、3、 這四個數,運用數學符號可組成哪些等式?   生:探討,交流   師生共同分析:   【設計意圖】(1)給出開放性問題,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他們學習新內容的興趣(2)不但培養了學生動手的能力,也營造了師生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的氛圍   師:我們知道 對于等式   1 .如果 一定, 隨著 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建立了指數函數   2 . 如果 一定, 隨著 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建立了對數函數   設想 :如果 一定, 隨著 的變化而變化,是不是也可以確定一個函數呢?   【設計說明】使學生回憶所學兩個基本初等函數,為所要學習的冪函數作鋪墊   (二) 觀察下列對象:   問題(1):如果張紅購買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 千克,那么她需要付的錢數 = 元,   問題(2):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為 ,那么正方形的面 是 =   問題3):如果正方體的邊長為 ,那么正方體的體積是 =   問題(4):如果正方形場地面積為 ,那么正方形的邊長 =   問題(5):如果某人 s內騎車行進了1km,那么他騎車的平均速度 =   【師生互動】師:(1)它們的對應法則分別是什么?   (2)以上問題中的函數有什么共同特征?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引導學生概括出結論   生:(1)乘以1 (2)求平方 (3)求立方   (4)求算術平方根 (5)求-1次方   師: 上述的問題涉及到的函數,都是形如: ,其中 是自變量, 是常數.   師生:共同辨析這種新函數與指數函數的異同.   【設計意圖】(1)引導學生從具體問題、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學生對比已經學過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發現是 是一個新的函數模型,再讓學生給這個新的函數命名,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了解對數函數模型的實際背景,以表明對數函數來源于實踐并且服務于實踐;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二、探究新知   組織探究   1.冪函數的定義   一般地,形如 ( R)的函數稱為冪函數,其中 是自變量, 是常數.   如 等都是冪函數,冪函數與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一樣,都是基本初等函數.   【師生互動】師:1.冪函數的定義來自于實踐,它同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一樣,也是基本初等函數,同樣也是一種“形式定義”的函數,引導學生注意辨析.   2.研究函數的圖像   (1) (2) (3)   (4) (5)   生:利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嘗試作出五個具體冪函數的圖象,觀察所作圖象,體會冪函數的變化規律.   師:引導學生應用函數的性質畫圖象,如:定義域、奇偶性.   師生共同分析:強調畫圖象易犯的錯誤.   【設計意圖】(1)通過具體作圖,可使學生加深對圖象的直觀印象,記憶比較牢固;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數形結合的思維能力;(2)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課堂教學.   【師生互動】師:引導學生觀察圖象,歸納概括冪函數的的性質及圖象變化規律.   生:觀察圖象,分組討論,探究冪函數的性質和圖象的變化規律,并展示各自的結論進行交流評析,并填表.   定義域 值域 奇偶性 單調性 定點   師生共同分析冪函數性質:   (1)所有的冪函數在(0,+∞)都有定義,并且圖象都過點(1,1);    關于冪函數的教案范文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熟悉冪函數的概念,判別冪函數;   2.根據具體的冪函數圖象,描述其定義域。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數形結合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應用數學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并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在人們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教學重點:冪函數的概念辨析。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任務 教學步驟 問題設計 師生活動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任務一:認識冪函數   一般地,形如 (α∈R,α≠0)的函數叫做冪函數,其中x為自變量,α為常數。   1.問題引入 問題1:你能列出下列應用問題的函數解析式嗎?   ①每只鉛筆的價格為1元,購買鉛筆的金額 與鉛筆的支數 之間的解析式;   ②正方形面積y與邊長x之間的解析式;   ③正方形場地的邊長y與面積x之間的解析式;   ④如果某人x秒內騎車行進1千米,那么他騎車的平均速度y與時間x之間解析式。 幻燈片演示問題。學生口答,教師板書答案。 教學環節 教學任務 教學步驟 問題設計 師生活動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任務一:認識冪函數   一般地,形如 (α∈R,α≠0)的函數叫做冪函數,其中x為自變量,α為常數。   2.探究特征 上述函數解析式的結構形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右邊指數式,且底數都是變量)   給出冪函數的定義。 學生相互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 3.辨析函數 例1:判斷下列函數是否是冪函數: 關于冪函數的教案范文相關 文章 : 1. 高一數學必修1《冪函數教案》教案

關于冪函數的教案范文

2,高中數學教案教學設計

  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戰,經受得起挑戰的人才能夠領悟人生非凡的真諦,才能夠實現自我無限的超越,才能夠創造魅力永恒的價值。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數學教案教學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數學教案教學設計一   函數單調性與奇偶性   教學目標   1.了解函數的單調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有關證明和判斷的基本 方法 .   (1)了解并區分增函數,減函數,單調性,單調區間,奇函數,偶函數等概念.   (2)能從數和形兩個角度認識單調性和奇偶性.   (3)能借助圖象判斷一些函數的單調性,能利用定義證明某些函數的單調性;能用定義判斷某些函數的奇偶性,并能利用奇偶性簡化一些函數圖象的繪制過程.   2.通過函數單調性的證明,提高學生在代數方面的推理論證能力;通過函數奇偶性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抽象的能力,同時滲透數形結合,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3.通過對函數單調性和奇偶性的理論研究,增學生對數學美的體驗,培養樂于求索的精神,形成科學,嚴謹的研究態度.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1)函數單調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數、減函數的定義,單調區間的概念函數的單調性的判定方法,函數單調性與函數圖像的關系.   (2)函數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數、偶函數的定義,函數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數、偶函數的圖像.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與認識.教學的難點是領悟函數單調性, 奇偶性的本質,掌握單調性的證明.   (2)函數的單調性這一性質學生在初中所學函數中曾經了解過,但只是從圖象上直觀觀察圖象的上升與下降,而現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用準確的數學語言去刻畫它.這種由形到數的翻譯,從直觀到抽象的轉變對高一的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點下功夫.單調性的證明是學生在函數內容中首次接觸到的代數論證內容,學生在代數論證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較弱的,許多學生甚至還搞不清什么是代數證明,也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單調性的證明自然就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法建議   (1)函數單調性概念引入時,可以先從學生熟悉的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圖象出發,回憶圖象的增減性,從這點感性認識出發,通過問題逐步向抽象的定義靠攏.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圖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從點的坐標的角度,也可以從自變量與函數值的關系的角度來解釋,引導學生發現自變量與函數值的的變化規律,再把這種規律用數學語言表示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對一些關鍵的詞語(某個區間,任意,都有)的理解與必要性的認識就可以融入其中,將概念的形成與認識結合起來.   (2)函數單調性證明的步驟是嚴格規定的,要讓學生按照步驟去做,就必須讓他們明確每一步的必要性,每一步的目的,特別是在第三步變形時,讓學生明確變換的目標,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斷號,在例題的選擇上應有不同的變換目標為選題的標準,以便幫助學生 總結 規律.   函數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時,可設計一個課件,以   \   的圖象為例,讓自變量互為相反數,觀察對應的函數值的變化規律,先從具體數值   \   開始,逐漸讓   \   在數軸上動起來,觀察任意性,再讓學生把看到的用數學表達式寫出來.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再得到等式   \   時,就比較容易體會它代表的是無數多個等式,是個恒等式.關于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的問題,也可借助課件將函數圖象進行多次改動,幫助學生發現定義域的對稱性,同時還可以借助圖象(如   \   )說明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只是函數具備奇偶性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高中數學教案教學設計二   高中數學第一冊(上)1.1集合(一)教學案例教學目標:1、理解集合、集合的元素的概念;2、了解集合的元素的三個特性;3、記憶常用數集的表示;4、會判斷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集合(一)教學案例   。教學重點:1、集合的概念;2、集合的元素的三個特征性質教學難點:1、集合的元素的三個特性;2、數集與數集的關系課前準備:1、教具準備:多媒體制作數學家康托介紹,包括頭像、生平、對數學發展所作的貢獻;本節課所需的例題、圖形等。2、布置學生預習1.1集合.教學設計:一、[創設情境]多媒體展示激發興趣:為科學而瘋的人——康托托康(Contor,Georg)(1845-1918),俄羅斯—德國數學家、19世紀數學偉大成就之一—集合論的創立人。康托生於俄國圣彼得堡,父母親是丹_,父親出生於丹_都哥本哈根,是一個富裕的商人,他的母親瑪麗具有藝術家血統,他父母親年輕時移居到俄國圣彼得堡,康托就出生在那里,康托是家中長子,并於1856年全家移居到德國法蘭克福,也因為康托多次改變國籍,許多國家都認為康托的成就都是它們培養出來的。康托自幼對數學有濃厚興趣。23歲獲博士學位,以后一直從事數學教學與研究。他所創立的集合論已被公認為全部數學的基礎。1874年康托的有關無窮的概念,震撼了知識界。康托憑借古代與中世紀哲學著作中關于無限的思想而導出了關于數的本質新的思想模式,建立了處理數學中的無限的基本技巧,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分析與邏輯的發展。他研究數論和用三角函數地表示函數等問題,發現了驚人的結果:證明有理數是可列的,而全體實數是不可列的。由于研究無窮時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邏輯的但又荒謬的結果(稱為“悖論”),許多大數學家唯恐陷進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態度。在1874—1876年期間,不到30歲的康托向神秘的無窮宣戰。他靠著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證明了一條直線上的點能夠和一個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也能和空間中的點一一對應。這樣看起來,1厘米長的線段內的點與太平洋面上的點,以及整個地球內部的點都“一樣多”,后來幾年,康托對這類“無窮集合”問題發表了一系列 文章 ,通過嚴格證明得出了許多驚人的結論。康托的創造性工作與傳統的數學觀念發生了尖銳沖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攻擊甚至謾罵。有人說,康托的集合論是一種“疾病”,康托的概念是“霧中之霧”,甚至說康托是“瘋子”.來自數學_的巨大精神壓力終于摧垮了康托,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_,被送進精神病醫院.他在集合論方面許多非常出色的成果,都是在精神病發作的間歇時期獲得的.真金不怕火煉,康托的思想終于大放光彩。1897年舉行的第一次國際數學家會議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認,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羅素稱贊康托的工作“可能是這個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這時康托仍然神志恍惚,不能從人們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悅。1918年1月6日,康托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今天,我們將學習高中數學第一章集合與簡易邏輯的1.1集合(一),讓我們回顧一下初中涉及到集合的有關知識。二、[復習舊知識]復習提問:1.在初中,我們學過哪些集合?實數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不等式(組)的解集、點的集合等。2.在初中,我們用集合描述過什么?角平分線、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圓、圓的內部、圓的外部等。   實數有理數無理數整數分數正無理數負無理數正分數負分數負整數自然數正整數零3.實數的分類3、實數的分類:   實數正實數負實數零   4、以下由學生完成:(1)、把下列各數填入相應的圈內   0、、2.5、、、-6、、8%、19   整數集合分數集合無理數集合   (2).把下列各數填入相應的大括號內1、-10、、、-2、3.6、、—0.1、8、負有理數集合:   整數集合:   正實數集:   無理數集:   3.解不等式組(1)2x-3〈5   4.絕對值小于3的整數是—————————————————三、[學習互動]1、觀察下列對象(1)2,4,6,8,10,12;(2)所有的直角三角形;(3)與一個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4)滿足x-3>2的全體實數;(5)本班全體男生;(6)我國古代四大發明;(7)2007年本省高考考試科目;(8)2008年奧運會的球類項目,   《集合(一)教學案例》通過學生觀察以上對象后,教師提問:[集合的概念](1)集合是什么?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簡稱集。(2)什么是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3)集合、集合的元素怎樣表示?一般用大括號表示集合且常用大寫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用小寫字母表示。(4)集合中的元素與集合的關系a是集合A的元素,稱a屬于A,記作a∈A;a不是集合A的元素,稱a不屬于A,記作aA。2、探討下列問題(1)   32(5)(-2)0N_6)Q   3232(7)Z(8)—R   五、[分層議練]1、選擇題(1)下列不能形成集合的是()A、所有三角形B、《 高一數學 》中的所有難題C、大于π的整數D、所以的無理數2、判斷正誤(1)   常用數集屬于a∈AN、N_或N+)、Z、Q、R。集合集合的概念元素與集合的關系集合中元素的性質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不屬于aA   本節課設計的目的: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預習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效益,使教學呈現方式多樣化;探索現代教學手段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整合。    高中數學教案教學設計三   集合的概念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數集的概念及記法   (2)使學生初步了解“屬于”關系的意義   (3)使學生初步了解有限集、無限集、空集的意義   教學重點: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集合的兩種常用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正確表示   一些簡單的集合   授課類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內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學數學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學數學中,就滲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進一步應用集合的語言表述一些問題例如,在代數中用到的有數集、解集等;在幾何中用到的有點集至于邏輯,可以說,從開始學習數學就離不開對邏輯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基本的邏輯知識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也是認識問題、研究問題不可缺少的工具這些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也是本章學習的基礎   把集合的初步知識與簡易邏輯知識安排在高中數學的最開始,是因為在高中數學中,這些知識與其他內容有著密切聯系,它們是學習、掌握和使用數學語言的基礎例如,下一章講函數的概念與性質,就離不開集合與邏輯   本節首先從初中代數與幾何涉及的集合實例入手,引出集合與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結合實例對集合的概念作了說明然后,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舉法、描述法,還給出了畫圖表示集合的例子   這節課主要學習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學習引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論中的原始的、不定義的概念在開始接觸集合的概念時,主要還是通過實例,對概念有一個初步認識教科書給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也簡稱集”這句話,只是對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說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簡介數集的發展,復習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質數與和數;   2.教材中的章頭引言;   3.集合論的創始人——康托爾(德國數學家)(見附錄);   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講解新課:   閱讀教材第一部分,問題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義的?   (2)有那些符號?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關概念:   由一些數、一些點、一些圖形、一些整式、一些物體、一些人組成的.我們說,每一組對象的全體形成一個集合,或者說,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也簡稱集.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定義: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個集合(簡稱集)   (2)元素:集合中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數集及記法   (1)非負整數集(自然數集):全體非負整數的集合記作N,   (2)正整數集: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記作N_N+   (3)整數集:全體整數的集合記作Z,   (4)有理數集:全體有理數的集合記作Q,   (5)實數集:全體實數的集合記作R   注:(1)自然數集與非負整數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說,自然數集包括   數0   (2)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記作N_N+Q、Z、R等 其它   數集內排除0的集,也是這樣表示,例如,整數集內排除0   的集,表示成Z _  3、元素對于集合的隸屬關系   (1)屬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A,記作a∈A   (2)不屬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不屬于A,記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確定性:按照明確的判斷標準給定一個元素或者在這個集合里,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兩可   (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重復   (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一定的順序(通常用正常的順序寫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開口方向,不能把a∈A顛倒過來寫   三、練習題:   1、教材P5練習1、2   2、下列各組對象能確定一個集合嗎?   (1)所有很大的實數(不確定)   (2)好心的人(不確定)   (3)1,2,2,3,4,5.(有重復)   3、設a,b是非零實數,那么可能取的值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實數x,-x,|x|,所組成的集合,最多含(A)   (A)2個元素(B)3個元素(C)4個元素(D)5個元素   5、設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a∈Z,b∈Z)的數,求證:   (1)當x∈N時,x∈G;   (2)若x∈G,y∈G,則x+y∈G,而不一定屬于集合G   證明(1):在a+b(a∈Z,b∈Z)中,令a=x∈N,b=0,   則x=x+0_a+b∈G,即x∈G   證明(2):∵x∈G,y∈G,   ∴x=a+b(a∈Z,b∈Z),y=c+d(c∈Z,d∈Z)   ∴x+y=(a+b)+(c+d)=(a+c)+(b+d)   ∵a∈Z,b∈Z,c∈Z,d∈Z   ∴(a+c)∈Z,(b+d)∈Z   ∴x+y=(a+c)+(b+d)∈G,   又∵=   且不一定都是整數,   ∴=不一定屬于集合G   四、小結:本節課學習了以下內容:   1.集合的有關概念:(集合、元素、屬于、不屬于)   2.集合元素的性質: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3.常用數集的定義及記法   五、課后作業:   六、板書設計(略)   七、課后記:

高中數學教案教學設計

3,高中數學優秀教案設計

教案是老師進行教學的重要道具,對教學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老師更好地把控教學節奏。有了教案,老師可以更好地進行教學,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優秀的教案設計對老師的幫助是非常大的,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優秀的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 高中數學圓錐曲線教案 范文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圓錐曲線的定義反映了圓錐曲線的本質屬性,它是無數次實踐后的高度抽象.恰當地利用定義解題,許多時候能以簡馭繁.因此,在學習了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及標準方程、幾何性質后,再一次強調定義,學會利用圓錐曲線定義來熟練的解題”。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強,思維活躍,但計算能力較差,推理能力較弱,使用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也略顯不足。 三、設計思想 由于這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如果離開感性認識,容易使學生陷入困境,降低學習熱情.在教學時,借助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主動參與教學,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發現、獲取新知,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目標 1.深刻理解并熟練掌握圓錐曲線的定義,能靈活應用定義解決問題;熟練掌握焦點坐標、頂點坐標、焦距、離心率、準線方程、漸近線、焦半徑等概念和求法;能結合平面幾何的基本知識求解圓錐曲線的方程。 2.通過對練習,強化對圓錐曲線定義的理解,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問題的不斷引申,精心設問,引導學生學習解題的一般 方法 。 3.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對圓錐曲線定義的理解 2.利用圓錐曲線的定義求“最值” 3.“定義法”求軌跡方程 教學難點: 巧用圓錐曲線定義解題 六、教學過程設計 【設計思路】 (一)開門見山,提出問題 一上課,我就直截了當地給出—— 例題1:(1) 已知A(-2,0), B(2,0)動點M滿足|MA|+|MB|=2,則點M的軌跡是( )。 (A)橢圓 (B)雙曲線 (C)線段 (D)不存在 (2)已知動點 M(x,y)滿足(x1)2(y2)2|3x4y|,則點M的軌跡是( )。 (A)橢圓 (B)雙曲線 (C)拋物線 (D)兩條相交直線 【設計意圖】 定義是揭示概念的邏輯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義方式,是學習和研究數學的一個必備條件,而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們對圓錐曲線的定義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是否能真正掌握它們的本質,是我本節課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 為了加深學生對圓錐曲線定義理解,我以圓錐曲線的定義的運用為主線,精心準備了兩道練習題。 【學情預設】 估計多數學生能夠很快回答出正確答案,但是部分學生對于圓錐曲線的定義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學生們回答后,我將要求學生接著說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選項的話,條件要怎么改?這對于已學完圓錐曲線這部分知識的學生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但問題(2)就可能讓學生們費一番周折—— 如果有學生提出:可以利用變形來解決問題,那么我就可以循著他的思路,先對原等式做變形:(x1)2(y2)2 5這樣,很快就能得出正確結果。如若不然,我將啟發他們從等式兩端的式子|3x4y|5 入手,考慮通過適當的變形,轉化為學生們熟知的兩個距離公式。 在對學生們的解答做出判斷后,我將把問題引申為:該雙曲線的中心坐標是 ,實軸長為 ,焦距為 。以深化對概念的理解。 (二)理解定義、解決問題 例2 (1)已知動圓A過定圓B:x2y26x70的圓心,且與定圓C:xy6x910 相內切,求△ABC面積的最大值。 (2)在(1)的條件下,給定點P(-2,2), 求|PA| 【設計意圖】 運用圓錐曲線定義中的數量關系進行轉化,使問題化歸為幾何中求最大(小)值的模式,是解析幾何問題中的一種常見題型,也是學生們比較容易混淆的一類問題。例2的設置就是為了方便學生的辨析。 【學情預設】 根據以往的 經驗 ,多數學生看上去都能順利解答本題,但真正能完整解答的可能并不多。事實上,解決本題的關鍵在于能準確寫出點A的軌跡,有了練習題1的鋪墊,這個問題對學生們來講就顯得頗為簡單,因此面對例2(1),多數學生應該能準確給出解答,但是對于例2(2)這樣相對比較陌生的問題,學生就無從下手。我提醒學生把3/5和離心率聯系起來,這樣就容易和第二定義聯系起來,從而找到解決本題的突破口。 (三)自主探究、深化認識 如果時間允許,練習題將為學生們提供一次數學猜想、試驗的機會—— 練習:設點Q是圓C:(x1)2225|AB|的最小值。 3y225上動點,點A(1,0)是圓內一點,AQ的垂直平分線與CQ交于點M,求點M的軌跡方程。 引申:若將點A移到圓C外,點M的軌跡會是什么? 【設計意圖】 練習題設置的目的是為學生課外自主探究學習提供平臺,當然,如果課堂上時間允許的話, 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結論進行驗證。 【知識鏈接】 (一)圓錐曲線的定義 1. 圓錐曲線的第一定義 2. 圓錐曲線的統一定義 (二)圓錐曲線定義的應用舉例 x2y2 1.雙曲線1的兩焦點為F1、F2,P為曲線上一點,若P到左焦點F1的距離為12,求P169 到右準線的距離。 |PF1||PF2|2.P為等軸雙曲線x2y2a2上一點, F1、F2為兩焦點,O為雙曲線的中心,求的|PO| 取值范圍。 3.在拋物線y22px上有一點A(4,m),A點到拋物線的焦點F的距離為5,求拋物線的方程和點A的坐標。 x2y2 4.(1)已知點F是橢圓1的右焦點,M是這橢圓上的動點,A(2,2)是一個定點,求259 |MA|+|MF|的最小值。 x2y211(2)已知A(,3)為一定點,F為雙曲線1的右焦點,M在雙曲線右支上移動,當9272 1|AM||MF|最小時,求M點的坐標。 2 x2 (3)已知點P(-2,3)及焦點為F的拋物線y,在拋物線上求一點M,使|PM|+|FM|最小。 8 x2y2 5.已知A(4,0),B(2,2)是橢圓1內的點,M是橢圓上的動點,求|MA|+|MB|的最259 小值與最大值。 七、教學 反思 1.本課將借助于“www.liuxue86.com”,將使全體學生參與活動成為可能,使原來令人難以理解的抽象的數學理論變得形象,生動且通俗易懂,同時,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節省了板演的時間,從而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自悟、自練、自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充分顯示出“多媒體課件”與探究合作式教學理念的有機結合的教學優勢。 2.利用兩個例題及其引申,通過一題多變,層層深入的探索,以及對猜測結果的檢測研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從學會一個問題的求解到掌握一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循序漸進的讓學生把握這類問題的解法;將學生容易混淆的兩類求“最值問題”并為一道題,方便學生進行比較、分析。雖然從表面上看,我這一堂課的教學容量不大,但事實上,學生們的思維運動量并不會小。 總之,如何更好地選擇符合學生具體情況,滿足教學目標的例題與練習、靈活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仍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而要能真正進行素質 教育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自己首先必須更新觀念——在教學中適度使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有參與教學實踐的機會,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激發起求知的欲望,在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于不知不覺中改善了他們的思維品質,提高了數學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等比數列》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等比數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問題。 (1)正確理解等比數列的定義,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確一個數列是等比數列的限定條件,能根據定義判斷一個數列是等比數列,了解等比中項的概念; (2)正確認識使用等比數列的表示法,能靈活運用通項公式求等比數列的首項、公比、項數及指定的項; (3)通過通項公式認識等比數列的性質,能解決某些實際問題。 2.通過對等比數列的研究,逐步培養學生觀察、類比、歸納、猜想等思維品質。 3.通過對等比數列概念的歸納,進一步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習慣,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等比數列是另一個簡單常見的數列,研究內容可與等差數列類比,首先歸納出等比數列的定義,導出通項公式,進而研究圖像,又給出等比中項的概念,最后是通項公式的應用. (2)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是等比數列的定義和對通項公式的認識與應用,教學難點在于等比數列通項公式的推導和運用. ①與等差數列一樣,等比數列也是特殊的數列,二者有許多相同的性質,但也有明顯的區別,可根據定義與通項公式得出等比數列的特性,這些是教學的重點. ②雖然在等差數列的學習中曾接觸過不完全歸納法,但對學生來說仍然不熟悉;在推導過程中,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觀察分析猜想能力;第一項是否成立又須補充說明,所以通項公式的推導是難點. ③對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綜合研究離不開通項公式,因而通項公式的靈活運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教學建議 (1)建議本節課分兩課時,一節課為等比數列的概念,一節課為等比數列通項公式的應用. (2)等比數列概念的引入,可給出幾個具體的例子,由學生概括這些數列的相同特征,從而得到等比數列的定義.也可將幾個等差數列和幾個等比數列混在一起給出,由學生將這些數列進行分類,有一種是按等差、等比來分的,由此對比地概括等比數列的定義. (3)根據定義讓學生分析等比數列的公比不為0,以及每一項均不為0的特性,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4)對比等差數列的表示法,由學生歸納等比數列的各種表示法. 啟發學生用函數觀點認識通項公式,由通項公式的結構特征畫數列的圖象. (5)由于有了等差數列的研究經驗,等比數列的研究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只需把握課堂的節奏,作為一節課的組織者出現. (6)可讓學生相互出題,解題,講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等比數列的概念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等比數列的概念,推導并掌握通項公式.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類比、歸納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實事求是的精神,及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是等比數列的定義的歸納及通項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投影儀,多媒體軟件,電腦.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給出以下幾組數列,將它們分類,說出分類標準.(幻燈片) ①-2,1,4,7,10,13,16,19,… ②8,16,32,64,128,256,… ③1,1,1,1,1,1,1,… ④243,81,27,9,3,1,,,… ⑤31,29,27,25,23,21,19,… ⑥1,-1,1,-1,1,-1,1,-1,… ⑦1,-10,100,-1000,10000,-100000,… ⑧0,0,0,0,0,0,0,… 由學生發表意見(可能按項與項之間的關系分為遞增數列、遞減數列、常數數列、擺動數列,也可能分為等差、等比兩類),統一一種分法,其中②③④⑥⑦為有共同性質的一類數列(學生看不出③的情況也無妨,得出定義后再考察③是否為等比數列). 二、講解新課 請學生說出數列②③④⑥⑦的共同特性,教師指出實際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如變形蟲分裂問題.假設每經過一個單位時間每個變形蟲都分裂為兩個變形蟲,再假設開始有一個變形蟲,經過一個單位時間它分裂為兩個變形蟲,經過兩個單位時間就有了四個變形蟲,…,一直進行下去,記錄下每個單位時間的變形蟲個數得到了一列數 這個數列也具有前面的幾個數列的共同特性,這是我們將要研究的另一類數列——等比數列. (這里播放變形蟲分裂的多媒體軟件的第一步) 等比數列(板書) 1.等比數列的定義(板書) 根據等比數列與等差數列的名字的區別與聯系,嘗試給等比數列下定義.學生一般回答可能不夠完美,多數情況下,有了等差數列的基礎是可以由學生概括出來的.教師寫出等比數列的定義,標注出重點詞語. 請學生指出等比數列②③④⑥⑦各自的公比,并思考有無數列既是等差數列又是等比數列.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發現③是這樣的數列,教師再追問,還有沒有其他的例子,讓學生再舉兩例.而后請學生概括這類數列的一般形式,學生可能說形如的數列都滿足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數列,讓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當時,數列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數列,當時,它只是等差數列,而不是等比數列.教師追問理由,引出對等比數列的認識: 2.對定義的認識(板書) (1)等比數列的首項不為0; (2)等比數列的每一項都不為0,即 問題:一個數列各項均不為0是這個數列為等比數列的什么條件? (3)公比不為0. 用數學式子表示等比數列的定義. 是等比數列 ①.在這個式子的寫法上可能會有一些爭議,如寫成 ,可讓學生研究行不行,好不好;接下來再問,能否改寫為 是等比數列?為什么不能? 式子給出了數列第項與第 項的數量關系,但能否確定一個等比數列?(不能)確定一個等比數列需要幾個條件?當給定了首項及公比后,如何求任意一項的值?所以要研究通項公式. 3.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板書) 問題:用和表示第項 ①不完全歸納法 ②疊乘法 ,…,,這個式子相乘得,所以 (板書)(1)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 得出通項公式后,讓學生思考如何認識通項公式. (板書)(2)對公式的認識 由學生來說,最后歸結: ①函數觀點; ②方程思想(因在等差數列中已有認識,此處再復習鞏固而已). 這里強調方程思想解決問題.方程中有四個量,知三求一,這是公式最簡單的應用,請學生舉例(應能編出四類問題).解題格式是什么?(不僅要會解題,還要注意規范表述的訓練) 如果增加一個條件,就多知道了一個量,這是公式的更高層次的應用,下節課再研究.同學可以試著編幾道題。 三、小結 1.本節課研究了等比數列的概念,得到了通項公式; 2.注意在研究內容與方法上要與等差數列相類比; 3.用方程的思想認識通項公式,并加以應用。 探究活動 將一張很大的薄紙對折,對折30次后(如果可能的話)有多厚?不妨假設這張紙的厚度為0.01毫米。 參考答案: 30次后,厚度為,這個厚度超過了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如果紙再薄一些,比如紙厚0.001毫米,對折34次就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了.還記得國王的承諾嗎?第31個格子中的米已經是1073741824粒了,后邊的格子中的米就更多了,最后一個格子中的米應是 粒,用計算器算一下吧(對數算也行)。 高中數學數列教案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與作用 數列是高中數學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一方面數列作為一種特殊的函數與函數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學習數列也為進一步學習數列的極限等內容做好準備。而等差數列是在學生學習了數列的有關概念和給出數列的兩種方法——通項公式和遞推公式的基礎上,對數列的知識進一步深入和拓廣。同時等差數列也為今后學習等比數列提供了學習對比的依據。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熟練掌握_________________。 (2)學生的知識經驗較為豐富,具備了教強的 抽象思維 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3)學生思維活潑,積極性高,已初步形成對數學問題的合作探究能力。 (4) 學生層次參次不齊,個體差異比較明顯。 二、目標分析 新課標指出“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應該以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正確價值觀。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以知識技能的培養為主線,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并把這兩者充分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新課標指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因此目標的制定和設計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____在教材內容中的地位與作用,結合學情分析,本節課教學應實現如下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函數單調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別函數單調性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歸納、抽象、概括,自主建構單調增函數、單調減函數等概念;能運用函數單調性概念解決簡單的問題;使學生領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函數單調性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數學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勇于探索的良好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學難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法、學法分析 (一)教法 基于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高二學生的年齡特征,按照臨沂市高中數學“三五四”課堂教學策略,采用探究――體驗教學法為主來完成教學,為了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教法上我采取了: 1、通過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問題引入課題,為概念學習創設情境,拉近數學與現實的距離,激發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 2、在形成概念的過程中,緊扣概念中的關鍵語句,通過學生的主體參與,正確地形成概念. 3、在鼓勵學生主體參與的同時,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教會學生清晰的思維、嚴謹的推理,并順利地完成書面表達. (二)學法 在學法上我重視了: 1、讓學生利用圖形直觀啟迪思維,并通過正、反例的構造,來完成從感性認識到 理性思維 的質的飛躍。 2、讓學生從問題中質疑、嘗試、歸納、 總結 、運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分析 (一)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是一個教師的“導”,學生的“學”以及教學過程中的“悟”構成的和諧整體。教師的“導”也就是教師啟發、誘導、激勵、評價等為學生的學習搭建支架,把學習的任務轉移給學生,學生就是接受任務,探究問題、完成任務。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把“教與學”完美的結合也就是以“問題”為核心,通過對知識的發生、發展和運用過程的演繹、解釋和探究來組織和推動教學。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新課標指出:“應該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從我們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改變了傳統目的明確的設計方式,給學生最大的思考空間,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2)引導探究,建構概念。 數學概念的形成來自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自身發展的需要.但概念的高度抽象,造成了難懂、難教和難學,這就需要讓學生置身于符合自身實際的學習活動中去,從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經歷“數學化”、“再創造”的活動過過程. (3)自我嘗試,初步應用。 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的模仿與記憶,數學思想的領悟和學習過程更是如此。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親身經歷和實踐體驗,師生互動學習,生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4)當堂訓練,鞏固深化。 通過學生的主體參與,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方法,從而實現對知識識的再次深化。 (5)小結歸納,回顧反思。 小結歸納不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還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知識、方法、經驗等方面進行總結。我設計了三個問題:(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么?(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業設計 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對本節課學生知識水平的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課內容的延伸與,注重知識的延伸與連貫,強調學以致用。通過作業設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功的喜悅,看到自己的潛能,從而激發學生飽滿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的形成.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設計相關 文章 : 1. 高中數學集合教案設計 2. 高中數學教案怎么寫 3. 高中數學如何教學設計 4. 高考數學集合教案大全 5. 高中數學三年如何教學設計 6. 2020高中數學等比數列教案設計大全 7. 高中語文《數學與文化》教案設計 8. 高中數學隨機抽樣教案設計 9. 高中數學冪函數教案設計 10. 高中數學等差數列教案大全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設計

文章TAG:函數的單調性教案函數單調單調性

最近更新

  • 粉末冶金成型,粉末冶金有哪些成形方法

    粉末冶金有哪些成形方法分為模壓,溫壓,等靜壓,熱等靜壓,粉末軋制,粉末鍛造,爆炸成型,注射成型等壓制成型、注射成型、鍛壓成型{0}2,粉末冶金成型和壓制成型有什么區別壓制成型是利用 ......

    揚州市 日期:2023-05-06

  • 艾灰有什么作用和功效,艾葉燒成灰有什么作用

    艾葉燒成灰有什么作用可以消毒,其他好像沒什么用了{0}2,求圖艾灰有什么用艾草曬干。。燒成的灰就是艾灰。它的作用是:1、寶寶經常會有紅屁股,做媽媽的當然心疼,用了不少膏啊霜啊油啊, ......

    揚州市 日期:2023-05-06

  • 群聊名稱,第二集:家庭

    和包車女聊天、老無所依的男人互助團、山角里的旱獺、貧民窟里的女孩、如來上市公司、懶豬科技育種中心、炸彈群101、高速騎豬、女人的煩惱聯盟、馬云的內心情人、古納拉的黑暗之神世界、葫蘆 ......

    揚州市 日期:2023-05-06

  • 寫詩的格式,寫詩歌的格式

    寫詩歌的格式現代詩宜表現熱烈奔放、復雜多變的思想感情。但是現代詩的形式須服從于情感抒發的需要,語言的抑揚頓挫和形象的塑造能夠再現詩的自然音律。它最善于表達內心焦慮不安、噴涌激蕩的情 ......

    揚州市 日期:2023-05-06

  • 植樹節活動主題,請問今年的植樹節主題是什么

    請問今年的植樹節主題是什么2,2008312植樹節主題1,請問今年的植樹節主題是什么2010年植樹節主題:與大樹在一起2,2008312植樹節主題“綠色北京、綠色奧運”讓森林走進城 ......

    揚州市 日期:2023-05-06

  • 每天一篇日記,日記大全500字

    日記大全500字我的家鄉在****,這里的水果可豐富了,有蘋果葡萄核桃大紅棗,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蘋果.陽春三月,細雨如絲,一棵棵挺拔的蘋果樹上開滿了美麗動人的小花.粉紅色的花瓣,黃色 ......

    揚州市 日期:2023-05-05

  • 跳棋攻略,如何玩好跳棋

    本文目錄一覽1,如何玩好跳棋2,誰能不能教教我跳棋怎么玩3,跳棋怎么玩4,跳棋怎么玩圖片文字1,如何玩好跳棋你可以試著買一副跳棋,然后看看說明書,在和幾個朋友實戰一下,我想你差不多 ......

    揚州市 日期:2023-05-05

  • 學生大,英語翻譯 大一到大四學生用英語怎么說

    英語翻譯大一到大四學生用英語怎么說錯了大二應該是sophomore成熟的意思freshman大一學生sophomore大二學生junior大三學生senior大四學生Freshma ......

    揚州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泗洪县| 丰台区| 台中市| 宾阳县| 同德县| 芒康县| 巩留县| 石棉县| 利川市| 信阳市| 丹江口市| 乌拉特中旗| 色达县| 长乐市| 辛集市| 汉川市| 大兴区| 嘉定区| 玉林市| 集安市| 大邑县| 抚松县| 金乡县| 玉门市| 土默特右旗| 金华市| 南靖县| 定襄县| 周宁县| 吉林省| 通河县| 霍州市| 岳普湖县| 南江县| 万安县| 乌苏市| 遂川县| 沾益县| 双峰县|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