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貂蟬的故事流傳以來,很多人開始好奇,貂蟬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貂蟬故里在哪里。關于貂蟬之死,傳說不一,不管貂蟬最終去了哪里,她能舍身救漢室,足見其忠孝節義,根據有些文史專家考證,貂蟬和呂布結緣,就是因為貂蟬和呂布都是山西忻州人(忻州定襄申明自己是呂布故里),貂蟬去世以后,劉備等人感嘆貂蟬的高義,就把貂蟬運回她的老家安葬,所以,山西忻州有貂蟬的墓地,現在山西忻州有貂蟬陵園。
1、貂蟬到底是哪里人?
人物原型正史《后漢書》中,從未提及貂嬋之名,它僅以很短的篇幅記錄董呂之間的私人恩怨。當年董卓曾為區區小事怒殺呂布,被呂布敏捷地躲過,后來兩人重修于好,董卓又派呂布去看守自己的內宅,不料呂布竟乘主人不在,與董卓的貼身婢女暗中相戀,因畏懼奸情被董卓發現,呂布求見王允,和盤托出與董卓不和的真相,指望得到他的援助,結果反過來被王允所利用,指使他將赴宮廷開會的董卓一舉殺死。
這里出現的婢女,應該就是貂嬋本人,但她本是相國董卓的婢妾,與司徒王允并無干系,出身之謎貂蟬生于何方?一說永年,一說臨洮,一說米脂,一說忻州。臨洮之說源于《三國志平話》,貂蟬向王允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家長是呂布,自臨洮關相失;米脂故里說則是在當地石溝鎮艾好灣村,至今還留有所謂「貂嬋洞」,在元雜劇《錦云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對王允說“您孩兒又是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
談貂蟬就要知道呂布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后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后占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并處死,由于《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于人們的心目之中。
2、貂蟬最后去到哪里了?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用來形容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的閉月就是指貂蟬,看來貂蟬與月亮有很大淵源,貂蟬最后去了哪里?我想很可能是嫦娥仙子下凡,最終又去了月宮了吧?在三國時期,貂蟬本是司徒王允家的一個婢女,為了除掉霸權朝堂的董卓,恢復漢室皇權,王允整日攪盡腦汁想辦法,無奈無計可施,只能愁眉苦臉長吁短嘆。
貂蟬感王允收養之恩,自然對主人之苦,看在眼里,愁在心里,一夜明月高照,貂蟬樹下凄淚拜月,不想竟感動月宮,突起烏云遮住,不忍直視貂蟬悲凄淚眼。貂蟬舉動正好被夜里散心的王允撞見,聽了貂蟬解釋,王允不僅長嘆,不想漢家江山竟要被救于一女子,于是王允就認貂蟬為義女,用美人計、連環計,制造董卓與義子呂布的矛盾,使其父子成仇,最終讓呂布殺了董卓,救漢家社稷于危難。
單就這一點,貂蟬就可名垂青史,然而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沒有絲毫的地位可言,因此陳壽作《三國志》時只說王允用一婢女,便一筆輕輕帶過,再無敘貂蟬功績,直至過了千年,明初的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才濃重地描述了貂蟬功德,讓貂蟬在塵封多年的歷史中綻露頭角,接受世人頌揚。但貂蟬以后結局怎樣,老羅沒有寫明,也許是有意為之,留下了千古迷案,
有的傳說貂蟬在董卓死了以后,使命完成,就自縊而死;有的傳說是隨了呂布,后呂布白門樓隕命,貂蟬也被大義的關公作為禍水月下斬殺;有的傳說自古英雄愛美人,曹操將貂蟬賜予了關羽,成了關羽寵妾,平安而終。關于貂蟬之死,傳說不一,不管貂蟬最終去了哪里,她能舍身救漢室,足見其忠孝節義,幸好遇到了老羅,才沒埋沒貂蟬功業,受后人傳唱,最終被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若貂蟬地下有知,也當含笑九泉了吧。
3、貂蟬故里在哪?
貂蟬是《三國演義》里的一個女性角色,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自貂蟬的故事流傳以來,很多人開始好奇,貂蟬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貂蟬故里在哪里?對于貂蟬在歷史上的存在,多數人并無異議,但是對于貂蟬故里到底在哪里,從古代到現在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目前,申請、申明自己是貂蟬故里的地方有山西忻州、河北永年、甘肅臨洮、甘肅康樂、陜西米脂等地,再加上京劇《鳳儀亭》所說,關于貂蟬故里,一共有山西忻州說,河北永年說,甘肅臨洮、康樂、東鄉說,陜西米脂說、河南焦作說等幾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