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北人而且是黑龍江的,所以我自小就知道東北人嘴里說的南方到底指的是哪里。我們河南的粉條,原料以雜糧為主,不管是筋道,還是口味,都是米粉所比擬不了的,但世居東北的人例如滿族,鄂倫春族等也包括移民東北日久而入鄉隨俗的內地人會以山海關為界,也就是在東北曾流行說的關里,關里約定俗成的示為南方,若細分一下遼寧對南方的界定或許會漸進向南達到黃河下游一線,反過來嶺南的粵港澳會以五嶺以北定義北方,還有海南的黎族等雖以島民自居,潛意識里默認的也是兩廣以北都為北方。
1、東北人嘴里說的南方,到底指的是哪?
我是東北人而且是黑龍江的,所以我自小就知道東北人嘴里說的南方到底指的是哪里。不過這么多年漂泊在外而且經常南北流動,我只能以中國人的身份客觀公正的來解讀一下,用黃河,長江來劃分未免太原始,俗話說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又與氣候密不可分,所以我區分的標準是氣溫帶,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亞熱帶及熱帶可稱南方,以北的溫帶及寒溫帶可稱北方。
但世居東北的人例如滿族,鄂倫春族等也包括移民東北日久而入鄉隨俗的內地人會以山海關為界,也就是在東北曾流行說的關里,關里約定俗成的示為南方,若細分一下遼寧對南方的界定或許會漸進向南達到黃河下游一線,反過來嶺南的粵港澳會以五嶺以北定義北方,還有海南的黎族等雖以島民自居,潛意識里默認的也是兩廣以北都為北方!,
2、廣東人喜歡河南的什么特產?
做為一個河南信陽人,己在廣東生活二十多年了,也有不少廣東朋友,我來靠譜回答一下。一是干香菇,我們信陽,有栽培香菇的習慣,每年秋季采摘后,菇農們趁著陽光晾干,剛好趕到春節前后食用。每年春節回莞,都帶幾十斤,用密封袋封好,每位廣東朋友送一袋,都樂得笑逐眼開,廣東人樂于煲湯,香菇正好去油增香。廣東本地也有香菇出售,濕的居多,干的也很干癟,不厚實,沒肉質,
二是粉條。一定要是用紅薯粉加工的最好,真沒有,土豆粉加工的也行,廣東人早餐除了去酒樓喝早茶外,大多以粥粉為主,腸粉也有一部分。不管廣東人的湯米粉或是炒米粉,還是蒸米粉,米粉原料都是大米制成,一塊塊的,經水浸泡變軟,再下鍋而成。而我們河南的粉條,原料以雜糧為主,不管是筋道,還是口味,都是米粉所比擬不了的,
用粉條做成的酸辣粉,味道超過廣西正宗的酸辣粉。對于粉皮,廣東人一籌莫展,無以應對,不知如何下手,電話那頭用不標準的普通話說,雞(只)要粉條,那個長長的,扁扁的不好起(吃)。現在人工高,就怕買到摻膠的粉條,那就既損河南人的臉面,又枉費了路途的遙遠,第三個就是焦作的鐵桿山藥。廣東人用黑木耳,香芹,再加山藥片清炒,一菜三色,味道確實不錯,
煲湯時也常用,能用細質山藥,絕不選擇粗的。第四個,松花蛋,變蛋,廣東人叫皮蛋,一般兩種做法。與黃瓜絲涼拌,另一種叫皮蛋瘦肉粥,這個粥還挺香的,不知他們皮蛋加工工藝和信陽有何不同,切開蛋黃呈黑色,感覺很軟,不禁筷子夾。而信陽變蛋用熟石灰,麩皮,再加上松花針裹貼,靜置一段時間后,切開,呈金黃色,蛋清上能清晰地看到松針的圖像,用筷子夾起,很有彈性,耐嚼,口味優于廣東皮蛋,
記得廣東一位朋友第一次看到這種顏色的皮蛋,驚訝的大呼小叫,也成為我去廣必帶之物。現在廣東大超市有賣湖北變蛋,商標叫九頭鳥,聽說切開也呈金黃色,不過沒買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廣東人飲食以清淡為主,每餐必先喝湯,清蒸魚,燒鵝,豆豉鵝,窖雞,燒雞,白切雞,燒鴿,釀豆腐以及各種海鮮,是他們的最愛,各式農莊生意有點象信陽地鍋飯,專挑偏僻之地,有山有水之處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