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地區,山區里面確實很貧困,現在生活水平雖說有提高,但也很有限。涼山連片貧困是分地區的,安寧河沿線地區好些;貧困主要集中在東五縣,也就是昭覺、布拖、金陽、美姑、普格,這是天然條件造成的,大涼山地區山多地險,進出不易,雖然現在國家積極的修路,但有些地區還是不方便通車,最近沒去,大概十年前,很多山區還得靠馬幫運輸東西,進出一趟累的要死。
1、大涼山地區為何如此貧困?根源在哪里?
大涼山地區,山區里面確實很貧困,現在生活水平雖說有提高,但也很有限。第一,交通問題!這是天然條件造成的,大涼山地區山多地險,進出不易,雖然現在國家積極的修路,但有些地區還是不方便通車,最近沒去,大概十年前,很多山區還得靠馬幫運輸東西,進出一趟累的要死,我見過一個山里的馬夫,他說他妹妹嫁出去之后就再也沒回來,也不想回來。
交通之難,可想而知,第二,教育問題!傳統思維固化,受教育程度低,村里很少有文化人,可能除了教書的老師比較有文化,中年以上的人很多還是文盲。年輕人又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也沒這環境,很多讀完小學就想去打工,或者放羊。能讀完初中,高中,都比較優秀了,思維固化也是個很大的問題,山上萬般不好,也不想下來住。這樣也造成小圈子意識特別重,因為他們很少接觸外人,都是本村的,
但現在國家對于貧困山區的扶持是有目共睹的。現在精準扶貧可真不是鬧著玩,對于脫貧致富起到很大的作用,之前政策特別粗放,給完物資就沒有下文了,現在都要精準到戶,精準反饋,我跟一些做扶貧的朋友聊天,開始也不相信,后來看到他們的壓力,到一些村里看到切實的變化,也就信了。現在國家對于教育扶持也很大力度!這么說,現在很多村里在偏遠,在落后,村子里最漂亮的建筑是學校!每次看到這樣的學校,就感覺到了希望,
2、大涼山窮,是什么造成的?
本人認為:大涼山窮,一是山高地脊:地無三尺平,出門就爬山,說話聽得見,握手走一天。更夸張地說:苞谷地連放背簍的平地都找不到,因而農業生產勞動成本高,二是因為大涼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科學不發達,記得七十年代初本人在涼山所在部隊放戰斗片電影,放映結束后有彝族人在銀幕下打架,究其原因競是因為電影里戰斗后他們要撿子彈殼做煙桿,因撿不到互相猜疑對方獨得而大打出手。
還有:當公路修通后他們第一次見到解放牌大卡車時競然說:這大家伙跑這么快一天不知道要吃多少草,等等,三是歷史原因:涼山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是奴隸社會,大多數下等彝族人被當成會說話的牲口任意買賣,名為“娃子”,沒有自由,白天干活,夜里被拴住關在一起,任由奴隸主打殺。涼山解放后即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沒有經過漫長的封建社會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3、你怎么看待涼山州的貧困問題?
我涼山人,說說自己的看法。涼山連片貧困是分地區的,安寧河沿線地區好些;貧困主要集中在東五縣,也就是昭覺、布拖、金陽、美姑、普格,東五縣絕大部分是彝族,自然條件惡劣,高原,苦賽;加之彝族家支眾多,從奴隸制一步夸入社會主義,歷史問題遺留,情況較復雜。我覺得有這幾點,首先,政府應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而不是去發補助或者發板凳之類的。
授之魚,不如授之漁,有些人拿了補助,酒喝醉了,補助也花光了。這些此類的事或笑談很多,涼山人比較清楚,不知道的可以網上搜,所以發補助不如修路。涼山州的高速就一條太少了,且不通過東五縣,最近新聞說西昌至昭通要修高速,已立項,這就是好的開端。其次,要移風易俗,比如彝族人婚嫁的彩禮高得驚人,真難以想像和貪困聯系。
男人花了大價錢買老婆,女人只好像奴隸樣干活,這很不好,比如開車壓死只雞,有被迫賠上千元線的,不然你走不了。這很不應該的,更糟糕的是,一傳十,十傳百,涼山州的名聲壞了,外地人誰還愿意來,再次,解決毒品和艾滋病問題,這個不說了,全國排得上名次的,這顆毒瘤不除,扶貧很難。最后,發展旅游,涼山州民族文化豐富,比如西昌每年火把節就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