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接下來,再具體分析一下開一家50個床位養老院的投入與回報問題。如果你在農村開一個私立收費的養老院,不行,而且完全不行,如果你在農村開一個公益不收費的養老院,可行,而且完全可行,私人投資建養老院,在農村不適合,同時,要注意到,這些年新開的養老院并不多,反倒是借養老院非法集資逃跑的新聞屢有出現,這說明養老院的經營回報未必理想,起碼來錢比較慢,投資回收期比較長。
在農村建養老院都國家補貼,我家鄉鎮目前只有一間養老院只供孤獨老人住,各村社區建有老人娛樂健身設施,適合老人早晨自己活動,晚上有中老年人跳廣場舞,都是國家財政撥款建設的。目前私人投資建養老院,在農村不適合,因為農村有兒孫的老人不會住養老院,孤獨五保戶老人每月領350元,入住你私人養老院,你無收益(不賺錢)。
2、開一家50人的養老院,需要投入多少錢?多長時間可以收回成本?
現在,國家已經全面放開了養老院的審批,從一個側面說明,社會上的養老床位十分緊張,而且可以預見的是,將來這個缺口還會更大,這是我們的第一點判斷。同時,要注意到,這些年新開的養老院并不多,反倒是借養老院非法集資逃跑的新聞屢有出現,這說明養老院的經營回報未必理想,起碼來錢比較慢,投資回收期比較長,這是我們的第二點判斷。
另外,街上的老人越來越多,大部分城市你去看一看,一股老齡化社會的氣息正撲面而來,這說明養老院將來必然成為一門常見的重要的生意,就像今天的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這是我們的第三點判斷。有了這三點判斷,相信你心中有點底了,那接下來,再具體分析一下開一家50個床位養老院的投入與回報問題。第一部分,投入一,場地,
有自建、購買和租用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說到根子上都一樣,自建的成本、購買的價格,都可以均攤到若干年成為租金,自建最好,但所需時間長、投資大;購買其次,節約了時間,但投資更大;租用節約了時間,減少了初次投資,但后續成本更高。三者中間的差異,實際上是房地產建造和租賃行業的利潤,與養老院經營本無關系,所以,下面僅以租用為例作說明。
根據開養老院的特點,一般是租用單位、學校搬遷后留下的辦公樓、廠房、教室等,經過簡單改造后投入運營,這樣的話,把租金、改造成本加在一起,以十年租期來測算,一般每個床位每年場地成本8000元左右。二,餐飲,養老院一般根據收費標準高低,設置不同的飲食檔次,當然小規模養老院也可以不分檔次統一標準。這方面各地有一定差異,通常為每個床位每年6000元左右,
高檔的養老院就遠遠不止了。這一塊,對顧客標出的價格與實際開支一般不同,比如養老院每個月花500元買菜,他可能給你標800元的數字,讓人心理感覺更值,三,人工。養老院工作人員包括管理人員、廚師及衛生清潔人員、護工等,管理人員、廚師人數基本固定,護工、清潔工等則需根據床位變動來增加,假設按每10個床位配一名護工,每50個床位配1名清潔工,另配2名管理人員、2名廚師,員工年工資平均3萬元測算,年工資開支30萬。
分攤到床位,為每個床位每年6000元,(考慮到不同地方差異太大,3萬未必能請到人,假設翻一倍就是1.2萬元)四、其他。比如水電煤氣,設備維護,通訊費用等等,就簡單按每個床位每年1000元吧,(如果要考慮一些意外方面開支,畢竟老人磕磕碰碰傷不起,相當于進行預提,就算每個床位平均每年6000元)以上四項加在一起,每個床位每年成本為2.1萬元。
(考慮人工翻倍意外風險等就是3.3萬元)第二部分,收入養老院的收入主要是營業收入和補貼收入兩類,而養老院收費標準根據老人健康狀況有所區別,假設按平均數每月1500元測算,每個床位的年收入就是1.8萬元(這個標準在城市里是不可能的,起碼翻一倍就是3.6萬元,但是同時又會導致前面的租金上漲,所以實際增收效果不大)。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雖然不是入不敷出,但也差不多了!所以,養老院普遍還需要財政補貼的支持,有的地方每年給養老院每個床位2000元的補助。這樣算起來才差不多收支持平或者能賺點錢,所以,從靜態角度來測算,經營養老院本身是不容易賺錢的,考慮到上面都是按照十年的分攤,也就意味著其回收期也大約是十年,但是,如果考慮到動態的變化,比如房地產的升值(租用方式下,長期合同的租金不變就相當于成本下降),收費標準的上升,養老院有可能慢慢進入盈利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