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說說我的觀點吧,在東莞上班也好幾年了,工廠確實都缺人,基本三百六十天都招人的廠大把。這兩年,大家發現,進廠工作越來越難了,因為很多小工廠都倒閉了,很多工人沒了工作,這在東莞都不是什么個列了,出去走一圈,那個工業區門口不放著一堆的招聘信息。
1、東莞為什么這么多廠搬到惠州?
因工作的需要,我每天都要去不同的工廠去幫忙檢驗產品,經常在深莞惠的工廠之間活動,在和許多工廠老板的交流中,對深圳,東莞的工廠外遷的原因深有體會。眾所周知,東莞惠州是臨近深圳的兩大城市,受深圳高速發展影響,頗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勢,尤其是東莞,憑借著和深圳有更多的相交線區域,使得自己得到了飛快的發展,城市的發達程度大優于惠州,但如今受土地,環保等影響因素,不得不面臨著產業改革與升級。
而惠州惠陽毗鄰深圳的龍崗區,坪山區,也可以享受深圳的配套設施,再加上惠州產業開放性以及優惠政策,不斷吸引了深圳、東莞的企業入駐,土地租金漲幅高東莞位于深圳與廣州之間,具有天然的位置優勢,受這兩個一線城市的影響,其土地,人工費用也是水漲船高。隨著企業成本的上漲,東莞的眾多純粹勞動密集型的中低端企業生存條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而惠州的土地將近東莞五倍,其廠房土地租金,人工成本也相對便宜,且有相應的基礎設施配套,使得惠州成了工廠遷移之地。環保問題嚴重,圖:加大對環保處罰力度工業的發展總是帶來了眾多的環保問題,而今東莞環保也是存在著黃色預警。環保問題跟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東莞也加強了對企業的環保審核與處罰,污染嚴重的工廠不得不遷移,
而惠州地方政府對不同的企業經營有著較高的寬松環境要求,紛紛吸引了深圳、東莞的工廠入駐。產業轉型升級圖:松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受土地,環保,人工成本等影響因素,自2014年以來,東莞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更加壓縮了中低端產業的生存空間,而惠州產業的政策扶持產業開放性以及稅收優惠使之成為工廠轉移之地的首選。
2、東莞現在工廠為什么越來越少了?
前兩年,很多農村地區的待業青年都會選擇去東莞、深圳等地方找工作打工,因為那里的工廠多,很多廠子都在招人,有選擇的空間,但是這兩年,大家發現,進廠工作越來越難了,因為很多小工廠都倒閉了,很多工人沒了工作。為什么這些小工廠會倒閉呢?一些在廠里呆過的工人說出了背后的原因:1.小工廠從事的都是比較低端的制造業,沒有技術門檻,前些年掙錢是因為市場剛被發現,容量比較大,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跟風者火速進去搶奪市場,打價格戰,最后價格越壓越低,我們這些小廠根本賺不到錢,又沒有能力升級轉型,只能倒閉了,
2.現在管的越來越嚴了,特別是環保方面,污染企業肯定干不下去。我原來在印染廠工作,后來因為不合規被關閉了,當時關了不少,因為環保原料紛紛價格高,小工廠負擔不起只有關門,很多地方都不允許倒工業垃圾,每天都有人在垃圾場蹲守,罰款是常事,而工業垃圾要按斤繳納垃圾處理費,成本太高了,做不下去。3.說句實話,小工廠倒閉是因為自身的發展跟不少消費者市場的需求了,
我們廠原來是做服裝的,不需要什么設計,也不用什么好的布料,衣服質量很一般,但是依舊有銷路,因為可以賣到那些比較偏遠的地區。但是現在大家的消費水平提高了,穿這種便宜貨的人越來越少,廠里的訂單量也就越來越少,雖然老板也想轉行做高端的服裝制造,但是那個市場早就有人在做,還很成熟了,我們根本接不到單子,最后場子就關門了,
3、東莞為什么倒閉了很多工廠?
看了很多網友回答,做過老板的說大環境不行,人工費用太高。做普工的說工資低不能生存,很多的回答,本人也在東莞十多年,不過沒做過老板,一直做工廠高層管理,現以回家發展有三年時間,東莞的沒落表面是各種問題都有,但這也是全國的私企都存在的問題,老板們在說用工成本高,那為什么前幾年深圳政,府要提出用五年時間工人工資翻一翻?就現在還在深圳東莞打工的普工誰能說可以依賴現在的工資在深圳東莞生活一輩子?東莞的沒落大環境固然重要,沒有自己的品牌、核心技術,代工生產到一定時候無人想轉型發展,而國內環境也造成想轉型的轉不了,在這個新技術日新越異的年代,一個企業的沒落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