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國家雖然“小眾”,但是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社會福利待遇好,不乏一些留學專業居于世界前列,近年來正逐漸成為新興的熱門歐洲留學國家。好在可以游歷歐洲欣賞學習各種文化,壞在要注意歐洲現在政治上的動蕩,今天為大家吐血整理了歐洲小語種國家的留學優勢,以及雅思6.5就可以申請的一些院校。
1、出國留學選擇歐洲怎么樣?
我的回答基于一個默認的原則,就是你出國留學不是混。混的話就別往下看了,歐洲留學要相比以下幾個國家:英美澳加新,這個五個國家四個英聯邦,一個美國可以算是兩個體系。這其中除了加拿大我沒去過,其他的我都算有發言權:我在英澳新的多所大學都擔任過正式的教職,美國做過訪問也帶過課(比如還有一年在紐約大學悉尼分校教課),
從學術角度來說他們基本在一個平臺上。以我所教授的營銷學來舉例,大家的學術交融是很透徹的,基本都從科特勒所搭建的現代營銷平臺出發,無非美國更注重消費化,英澳新更平衡一些。所以只要是好的學校并且你認真學習,都能學到真東西,舉個例子來說,我很多認識的美國博士畢業的同事都去英澳新加工作,在英國工作一段時間的同事又跑去美國,我們學校(新西蘭)商學院的院長是英國人。
所以大家的交流是非常多的,在這個基礎上對知識的理解和思考上并不會有天翻地覆的差別,而留學很重要的除了學習,還有文化的學習和通過見聞對做人的歷練和鍛煉。從文化角度來說,英澳新更接近一些,延襲很多英國的老傳統,英國有底子,澳新更自由一些,美加更近則則更像就不多說了。那么再說歐洲,世界主流認可的名校在德法和北歐(丹麥瑞典荷蘭)居多,西班牙意大利也有些不錯的學校。
以商學院為例,能去INSEAD的絕對不比去北美商學名校的差,我的碩士同學在INSEAD博士畢業后就回清華任教了。在這些學校學習有很大的好處,一是語言很多都是英語為主,二是學術上都和主流緊密掛鉤,同樣再以營銷學為例,每年的澳新營銷學年會、歐洲營銷學會、美國的若干營銷學會議如消費者心理學會,去的學者都是哪兒的都有,很多人都是各大會議的???。
這種交流下大家都是在同一個知識平臺上,有新的學術思想很快大家都會接觸到,而這其中反而英國略有些閉塞。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年會,而跟歐洲營銷學年會有重疊,去的人并不多,從學科上講,歐洲營銷重體系,美國營銷重消費,而澳新其實走在兩者之間取了點平衡。所以,以營銷學為例去歐洲名校學習會學到跟美國不一樣的東西,而文化上則有好有壞:好在可以游歷歐洲欣賞學習各種文化,壞在要注意歐洲現在政治上的動蕩。
這里不贅述,所以,先調查下英美澳加新和歐洲名校的理念,和你自己的定位是否契合。找到契合點自然做出最優的選擇,比如我的印象中法國德國都是培養工程師的好地方,人才輩出。北歐意大利法國德國也有些很不錯的商學院,只要你想學習,名校不會讓你失望。和英美澳加新一樣,你會看到很多老師都有全世界到處工作的履歷,所以會差多少呢?生活上則真的是見仁見智了,
2、去西歐留學怎么樣?
很多童鞋和家長反而不隨大流了,選擇留學國家時更加有主見了,開始追求適合自己的留學方案,很多歐亞小語種國家也被列入考慮范圍之內了。跳出單一國家放眼全世界,這當然是好事,留學是高消費,當然要貨比三家啦,何況很多小語種國家學費低、環境好、教育質量也不差,值得被考慮。今天為大家吐血整理了歐洲小語種國家的留學優勢,以及雅思6.5就可以申請的一些院校,
申請小語種國家的英語授課課程,需要提供雅思成績,下文雅思成績為最低申請要求,僅供參考,請以院校官網最新消息為準。法國雖然法國已經提高了非歐洲經濟區國際學生的注冊費,但相比英美等國留學費用還是便宜很多滴,保守估計每年花費約10萬軟妹幣左右,此外法國留學福利多多,留學生與當地生一樣享受政府發放的生活福利,政府還專門設立了一些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獎學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