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是楚國的國都,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今天的上海已經是國家的金融、經濟中心,國際化大都市,壽縣只是中西部一個沒落的小縣。
1、安豐塘的簡介?
安豐塘古稱芍陂(音quèbēi),又稱期思陂,是中國淮河流域古今重要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中部地區。史載由春秋時期楚國丞相孫叔敖建于楚莊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古時候被譽為“天下第一塘”,與后來的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隋唐以后設置安豐縣,
2、安徽曾經4次為國都的城市,如今卻成為貧窮的縣城,你知道是哪里嗎?你怎么看?
她是安徽省的壽縣,以前由六安市管理,前幾年被劃到淮南。壽縣離淮南很近,離六安到遠不少,壽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是楚國的國都,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境內有安豐塘、楚王墓、孔廟、清真寺、報恩寺、古城墻、劉安墓等多個古跡,
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封英布為淮南王,都于六(今六安市),壽春為淮南王國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劉長為淮南王,都壽春;劉長廢死,文帝立劉長子劉安為淮南王,仍都壽春;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劉安謀叛死,國除,壽春為九江郡治所;元封五年(前106年)漢置十三州刺史部,壽春為九江郡治所。南北朝時,宋改壽陽為睢陽,為豫州治所,兼南梁郡治,
南齊取代宋,復稱壽陽,為豫州治所。北魏略淮南,再稱壽春,為揚州治兼淮南郡治所,北周拔壽春,為揚州治所和淮南郡治所。上海當時就壽春治所管轄范圍,2016年,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2.4億元,截至2016年末,壽縣戶籍人口139.8萬人,人均GDP確實比較低。所謂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在歷史上,壽縣名噪一時,而上海只是默默無名的小輩,上海在唐朝屬華亭縣,宋末為上海鎮,元朝為上海縣。而今天的上海已經是國家的金融、經濟中心,國際化大都市,壽縣只是中西部一個沒落的小縣,壽縣經濟發展的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區域上定位上,壽縣不是國家戰略甚至不是安徽省的戰略發展要地,國家支持不夠,交通環境比較差不通江達海,鐵路也沒有,工業較少,這些導致經濟欠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