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景點因為有三輪車師傅說話,兒子連半票也給免了。說完有點兒有后悔了,剛才應該用河南話和他裝成一個河南人,他肯定不敢騙我吧,那我們現在來算算河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能夠養活多少人口,漢族人沒怎么仔細區分猶太人和回民,畢竟,他們有很多相似性,到了開封金明廣場剛一下車,便有一大群人圍了上來。
1、河南號稱“農業大省”,那河南產的糧食到底有多少?大概能養活多少人?
河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但卻不是最大的。如果以第一產業增加值的金額來看,河南省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山東和四川,農業大體上可以分為農林漁牧4個方面。河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糧食種植業,河南省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兩者占全國的比重均在10%左右。2018年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090萬公頃,折合1億6350萬畝,占全國的比重約為10%,
如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6649萬噸,也就是1330億斤,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黑龍江省。這1330億斤的糧食產量中,小麥產量720億斤,玉米產量470億斤,兩者合計占了糧食總產量的89%,那我們現在來算算河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能夠養活多少人口?只簡單的計算主糧。按國際標準,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48公斤主糧,一年就是350斤,
以此計算河南一年的糧食產量可以養活3.8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27%。但是人不能光只吃主糧,加上其他糧食加工品,一個人一天的糧食消耗量約為0.75公斤,一年就是550斤,那么河南1330億斤的糧食,以養活2.42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17%。以此來看,河南的農業對全國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河南省人口占了全國的7%,但糧食產量卻達到10%。
2、為什么會有一些河南人是猶太人后裔?這有什么歷史背景嗎?
這個問法很嚴謹,這些河南人是猶太人后裔,非真正意義上的猶太人,先看看猶太人是怎么定義的。傳統上,猶太人的劃分是從母系傳承,要成為猶太人,必須滿足:1,母親是猶太人;2,皈依猶太教(比如,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嫁給了庫什納,皈依了猶太教,成了所謂的猶太人,這種不常見,畢竟猶太教不是說信了隨便就能信的)。下圖,伊萬卡身穿黑色長裙,戴頭巾(猶太教義規定,不能直接裸著腦袋進行宗教活動,是對神的大不敬,所以禱告時,男的頂著個小帽帽,女的戴頭巾),在哭墻禱告,并低聲啜泣(啜泣,這個挺納悶的?如果是那種跋山涉水,千辛萬苦地來到以色列,然后有感而發還可以理解,可伊萬卡是跟爸爸來訪問的,
)所以,排除伊萬卡這種特例,最普遍的的定義方法就是按照猶太人傳統,母親方面是猶太人其子女為猶太人。以色列建國后,出臺了《回歸法》,向世界各地招募國民,《回歸法》也是按母系相傳這個正統的猶太人身份界定方法來斷定猶太人的身份。而開封猶太人深受漢族文化所影響,子女的身份是父系相傳的,所以,開封猶太人的猶太人身份開始并不被以色列所承認,
據史籍紀錄,當時的宋天子下詔“歸我中夏,恪守祖風,留遺汴梁”,并且許可他們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且,與在歐洲說成是出賣耶穌的人,不能擁有土地,不能從軍從政等歧視和限制不同,北宋天子還給這支猶太人的首領,賜姓為趙,為國姓,其他人也選擇了漢族姓氏,比方猶太姓氏\
之后折騰了數年,最終接納了五位河南女性。下圖,哭墻前哈哈笑的五位入籍以色列的河南姑娘,個人總感覺猶太教特別輕視女性,比如哭墻,也分男女,男用的一大片,女用的就擠在很小的一塊,那么,咱們中國河南的猶太人是個什么來歷,為什么千年來,流散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保持著自己的族群特征,只有來中國的給同化了呢?這個得從一千多年前說起,北宋期間,經過絲綢之路,陸續有猶太商人來往中國進行貿易,一支猶太族群就選擇了定居當時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北宋首都汴京(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