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人、客家人、說白話的人(廣府人,沒有統一的概念,說粵人,廣西人不高興)。廣東人的祖先按方言推測,是來自廣西或粵西北一帶,按姓氏推測是來自中原,令我驚奇的是,除了梅縣的那個男生稍微有點滑頭和花心外,其他我認識的廣東人,如北方人一樣熱心和豪爽,直來直去的,不虛偽,不做作,不小氣,不會讓人覺得勢力。
1、怎么汕頭人喜歡把廣東人叫成廣府人?
廣東三大民系,客家潮汕和廣府,在近代潮汕經商多,客家從政多,抗戰時期潮汕商人給予祖國大量援助,客家將領愛國護國,如薛岳將軍,葉劍英將軍等杰出偉人。在現代,潮汕和客家人亦非常愛國,潮汕話屬閩語,和客家話一樣是北方漢語向南傳播形成的,至今與官話區有很多詞匯類似或可互通,證明漢語傳播同源性,且相貌與其他漢族地區差異不大。
2、百越山土著漢化成廣府人,在廣東人心目中是怎么樣的?
不知道你是出于什么樣的心態要謠傳這些?這是一個很難搞清楚的問題嗎?你不知道有一種知識叫「分子人類學」嗎?你不知道百越是夏后氏嗎?如果你是因為愚蠢,那很悲哀,如果是因為想要謠傳,那鄙視你。廣府人的百越基因O1微乎其微,在中國百越基因比例相對最大的地方是江浙,因為有原越國后裔融入,而融入廣府人的是泰族基因O2a。
廣西云南的壯族就是泰族基因最多,其次是漢族基因,最后還有一些侗族基因,壯族也是因為這些群體混居在一起于是被人為劃為了一族。從語言看,越南語最接近泰民系語言,然后是廣西話,最后才是廣東話,這么明顯,居然還有人要持續造謠說廣府人接近馬來人?這就不是單純的學術和知識問題了,而是心術問題。什么是百越?百越是大禹夏后氏被殷商擊敗后獲準返回南巢老家江浙,
大禹主體離開四川時留下一部分人帶領兩種矮黑,就是后來的西南百濮。為什么都有一個百,難道你真的相信那些腦殘專家告訴你是支系多雜合在一起的緣故?百與千、萬一樣,都是被賦予到特定的民系身上的符號,比如千金代表的是掃帚星群體,而萬代表的養狼人養狗人的苗蠻系。至今苗族第一人稱還是王,是狗叫聲,萬字也是羌系北三苗的牙璋造型,也是蒙古族植入到蒙文里的重要符號之一。
因為蒙古族是由羌系北三苗黃金家族建立后兼并而來的,百則是指沿海支含米特群體,比如英語里百讀含錐特。英語的掃瑞是指掃帚星,漢語的抱歉也是指掃帚星老千,正如全世界的謝謝一詞都是指向老三苗蠻系,英語三口、法語摩西、漢語謝謝都是。因為羌系北三苗就是被迫去牧羊的摩西,也就是亡夏者妹喜一詞,殷商是什么人呢?目前可以肯定地說,就是苗蠻分支O2這個體系與掃帚星斯拉夫南支組成的聯盟。
而泰族是O2a,朝鮮基因是O2b,都屬于早期的古楚人。所以我們發現楚人頻繁遷都的習慣與殷商是一樣的,泰族還叫撣族,留發髻,這很明顯就是古楚特點。甚至泰族經典舞蹈也是表達吳字里的水袖舞,也就是羌系天夭、桃夭的夭字甲骨文,因為泰族曾經在殷商時調轉槍頭支持繞道返回的先羌,他們與先羌在江西組成過吳城遺址。如果泰族大部隊不南遷,那肯定融入漢族了,包括苗瑤畬,
因為羌系是北三苗,本身就是一個體系的,都是帝堯牛皮鼓文化后裔。泰族南遷至四川又使得羌系和百濮的杜宇古蜀被迫進入云南,也就是昆侖開明氏的昆明族,否則古蜀更應該回歸漢族,因為與楚地和吳地的先羌一樣都是提前繞道返回的。秦始皇攻打南粵,那是因為南粵是百越民系,是夏后氏,正是秦體系一直攻打的沿海支群體。目前發現秦體系里的掃帚星斯拉夫進攻印度河地區的大鯀族哈拉帕遺址以及大鯀族的聯盟對象日耳曼民系,導致了印度河大夏體系中黃的跑到了印尼,白的跑到了中東后又進入歐洲,
秦始皇時鬼方體系的大夏已經被壓制到了西伯利亞,后來進入北歐的那個日耳曼民系就在其中。秦始皇攻打南粵是派系戰爭,就像司馬遷把匈奴說成是夏后氏也是為了讓漢武帝攻打匈奴有正義性,所以這也使得南粵的百越民系必然是四散潰逃不會留在原地,所以這也使得廣府人基因里的百越基因O1微乎其微,百越是斷發紋身,說白了就是剃禿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