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聯:文化臨門冬去萬木芳,記述楹聯的專書有清代梁章鉅所撰的《楹聯叢話》等對聯是中華文化所特有的表達方式,這個問題很形象的把對聯的文化特性表達出來了,為你詳解如下:對聯又稱楹聯,因古時多懸掛于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開始于明代。
1.上聯:棋牌書畫怡情養性。下聯:彈唱吹拉娛樂休閑。橫批:頤養天年;2.上聯:常閱報刊開眼界。下聯:課研科技擴胸襟。橫批:文化同行;3.上聯:科技入戶春來千枝秀。下聯:文化臨門冬去萬木芳。橫批:文化偉業;4.上聯:品美文若飲甘露。下聯:賞奇畫如食佳肴。橫批:文化盛宴;5.上聯:品千古美文。下聯:賞中外佳作。橫批:博覽中外
這個問題很形象的把對聯的文化特性表達出來了,為你詳解如下:對聯又稱楹聯,因古時多懸掛于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開始于明代。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征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對聯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部分對聯才需要押韻)。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3、楹聯的主要特點?楹聯,亦稱“楹帖”、“對子”、“對聯”。書法藝術的一種幅式,由上、下聯組合,是懸掛或粘貼在壁、柱上的聯語。如新春進節張帖于門上的“春聯”,字的多寡無定規,一般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特多的長聯,叫“龍門對”,相傳由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馀慶,嘉節號長春”演化而來。楹聯發生于明末而盛行于清代,是十分普遍的文學和書法相融合的藝術形式。記述楹聯的專書有清代梁章鉅所撰的《楹聯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