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此次地震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距離小于30km),有歷史記錄以來,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圍內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26次。舉例,2013年四川省廬山曾發生7.0級強震,10年,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也曾發生7.1級地震,此次地震發生在巴顏喀拉地塊的北邊際。
1、西昌可能發生8級地震嗎?
不是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據史料記載,現在碧波蕩漾的邛海,之前曾經是一個縣城,縣城的名字叫建昌。一次強烈的地震之后,建昌縣城慢慢下沉了,成了今天的邛海,那次地震究竟有多強烈,不太清楚。但能夠把一個縣城囫圇吞下,其能量顯然不低,按照現在的震級來算,至少應該是在八級以上吧?從地質結構上來看,西昌地處安寧河、則木斯河斷裂帶,是我國西南部比較嚴重的震區之一。
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次強烈地震,且帶有一定的周期性,上世紀70年代,四川文物工作者、地震、地質等部門,就曾在西昌展開過地震考古工作。在西昌及邛海周邊收集到很多碑刻、家譜,上面都有關于當時地震情況的記錄,從斑駁的碑文可以看出,西昌500年來發生過三次大地震。第一次是在明嘉靖15年(公元1536年),第二次是在清雍正10年(公元1732年)。
第三次是在道光30年(公元1850年),當時的慘狀也有記載:大小衙門、官廳城門俱行倒塌填塞,壓死千戶、百戶以及軍民客商等死亡近萬,傷者不計其數。地震時的情形,碑文中是這樣記載的:間有地裂水涌,陷下三、四、五尺者,而瀘山光福寺一帶,地震(坍)塌,段氏所施之田皆化為滄海這些資料、史料,匯總起來,應該能證明西昌,有發生八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正因為如此,涼山州政府,對于現在正在建造的樓房,有著非常明確的要求(規定):一是防震(須達到八級以上),二是限高(18層左右)。這應該是在未雨綢繆吧?之前,我也曾經困惑過,山水陽光新城一帶,環邛海一帶,那么好的地域,州委州政府都已經決策,要將它們大力建設成西昌的一座“新城”,可為什么樓層普遍不高呢?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政府有如此這般的通盤考慮及良苦用心。
2、四川涼山西昌5.1級地震,發生地震時如何正確科學逃生?
俗話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本人作為當時地震的親歷者,希望接下來的回答能夠為您帶來一點幫助,謝謝!當時地震發生時,正是大部分人正在上班,孩子準備放學,天氣炎熱昏昏欲睡的時候,事后發朋友圈,許多朋友其實是沒有感受到地震的,他們當時有的在外面走路,有的在外面開車。當時由于我在高層,地震感應比較強烈,最開始是感受到左右晃動,后來感覺到上下晃,當時說不慌不怕是假的,但是從小到大還是經歷過幾場地震,
同事們都嚇到了,有的驚叫,有的呆呆的坐著,我和其他幾位反應較快的同事,第一時間是躲在桌子底下,有人在大喊“不要怕,快躲在桌子下面”,我旁邊的同事甚至順道拿了一瓶水,這種在災難來臨面前的機智我是相當佩服的。所以說,當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要有清醒的頭腦,第一件事是要冷靜,只有冷靜才能頭腦清醒,才有可能逃生,
如果你在高層的樓里,千萬不要跳樓,更不要乘坐電梯,應立即暫避到洗手間等空間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等堅固物品下面。第一波地震來臨后,基本上接著還會有余震,這時候不要留戀家里財物以及貴重物品等,保命要緊,要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如果你正在外看電影、教室等人員集中處,遇到地震時,要沉著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要亂擠亂擁,瘋一樣的跑出去,甚至作出跳樓等舉動,一些大地震時有血淋淋例子,發生的踩踏、跳樓等事故讓人痛心啊。
應立即就地蹲在課桌下或躲在椅子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雙手抱頭,等地震過后,聽從工作人員或老師指揮,有組織地撤離到安全區域,如果在室外,應用手或包等護住頭部,迅速遠離建筑物,特別是高層建筑物,到空曠的地方,每個地方的廣場都屬于地震安全區域。不要在高樓、煙囪、高壓電線、狹窄巷道、橋梁、高架路下等處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