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考上本科的概率在43%,考上公辦二本的概率在15%—20%,從全國的角度來看,考上公辦二本的難度并不低,只不過大家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經驗、閱歷上看問題。雖然現在的二本對于城市上的人,或者接觸過大學的人群來說不算什么,但是對于農村人來有人考上了是多大榮耀的事情。
1、考上二本的人有多少最后混得還不錯的?
二本總體上來說是本科的大多數,從數量上來講是本科中最大的部分。要回答題主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清楚什么是“混得還不錯?”這個概念如果不分清楚,很難回答,這樣吧,以我在高校20年的工作經歷,以及我校2017年畢業生就業情況作如下說明:第一,考上研究生的二本考研是大多數同學所向往的,很多人最后考取了985、211的研究生。
如果不以985、211高校算的話,現在很多二本高校的考研率一般到達了20%左右。部分高校要比這個高,總體上來說,二本學生考研率應該在15%。我想這個比例不算高,但是比較合理,暫且就以此為標準吧。考上研究生應該能夠算得上混得不錯的,第二,機關、事業單位的一般來講,我們認為能夠到機關及事業單位算是比較好的。
以我們學校2017年就業為例,能夠在機關、科研設計單位、高等教育單位、中初等教育單位、醫療衛生單位、其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等單位的總人數約占就業人數的比例為25%左右,這些單位可以說是基本上混的不錯的吧!第三,較好的其他企業根據我校的就業狀況,除了以上兩個部分,其他企業就業人數占了74%。這些企業都不是國有企業,也不是機關事業單位,但是不排除還是有些好企業的,這個比例算個20%應該不算多吧,
總體上來看,通過以上的統計,混的還可以的人,是否可以這樣統計,考研的15。剩下85%就業,其中25%在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20%在其他較好的企業,也就是45%的就業人員可以算是混的好,占總人數的38.5%,加上15%的考研,總體上來講50%的同學還算混的還可以。不知道這樣的推理算不算合理?歡迎大家發表意見!,
2、煙臺全市每年考上本科的有多少人?
謝你約問。煙臺市,山東省地級城市,是山東半島的中心城市之一,風光秀麗,山東省2018年報名高考人數“59.2”萬人。高考試卷:全國1類卷,《文科》:自招線。550分,上線人數:24052人。本科線:505分,上線人數:50734人。《理科》:自招線,517分。上線人數:92749人,本科線:435分。
3、山東夏季高考近32萬人無緣本科院校,這些人的出路在哪里?
無緣本科就沒了出路這說法本身就有問題,人生的路有千萬條,上大學讀本科只是千萬條道路中的一條而已,眾所周知山東是高考大省,每年參加夏季高考的人數一般都接近七八十萬,春季高考人數十多萬,高考競爭激烈。其中夏季高考有百分之三四十的學生無緣本科,考不上本科出路在哪里?很多人認為上本科才有出路,考上本科才有希望,這種認識有點偏頗。
其一,學歷很重要但并不是說沒了學歷人生就沒了希望,沒了學歷人生就沒了出路,我覺得學個技術人生同樣精彩。我周圍有學廚師自己開店的,有進工廠從學徒做起一步步做到廠長的,所以人生的路不只是求學一條路。其二,考不上本科可以讀專科,據我了解山東省內很多不錯的專科學校質量不比本科學校差,譬如山東商業職業學院、山東職業學院、青島職業學院、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等,這些院校的畢業生有的專業可以直接進入國企,譬如鐵路、電力等,
4、全國范圍來說,考上公辦二本難度有多大?
感謝小秘書的邀請!考上公辦二本難度有多大?不同的人依據個人的經驗、閱歷、角度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說很輕松,有的人說比較難,其實從個人的觀點出發,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限定條件,從全國的范圍內,這個限定要求回答者必須要有嚴謹的數據作為支撐,才能夠做到客觀、準確。除了要從宏觀(全國)角度來看,另外還需要注意一個限定條件:公辦二本,這就比較難解了,一是目前很多省份將二本、三本合并批次,很難找出二本大學的錄取人數;二是目前我國本科高校主要有三類:公辦本科、民辦本科、中外合作辦學和內地與港澳臺合作辦學,你需要從中篩選出公辦二本高校的錄取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