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朱元璋的起義路線可以看出,攻占元朝首都之前,朱元璋一直在都是在我們國家的南方進行作戰。朱元璋的先祖也居住在微山湖西部豐縣沛縣一帶,從北方南遷,也應該在那個年代,朱元璋最初就是在安徽鳳陽一帶加入的郭子興農民起義軍,在這個時間段里,北京指的是河南的開封。
1、朱元璋的老家在哪里?
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生于安徽省鳳陽縣(元朝叫濠州),祖籍江蘇沛縣城南朱莊,始祖朱期昌1148年北宋南渡遷江寧府句容縣通德鄉(朱家巷),至第七世朱初一(朱元璋祖父)遷江蘇盱眙第八世朱世珍(朱元璋父親)遷安徽鐘離(今鳳陽縣大廟鎮)。朱元璋小名“重八”,至朱元璋確是第九代了(如常遇春父常六六,祖父常重五,曾祖父常四三,高祖父常三一,
安徽懷遠常氏1157年北宋南渡自南陽鎮《山東微山湖北南陽湖中一島嶼,應屬滕縣?!愤w懷,至常遇春是第七世,)。朱元璋的先祖也居住在微山湖西部豐縣沛縣一帶,從北方南遷,也應該在那個年代,鳳陽明皇陵所以說,宋室南渡確實是一次人口大遷徙!朱元璋釆取朱升“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云集了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胡大海、藍玉、傅友德、馮勝等一批淮西猛將,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朱升等一干文臣,確定“先滅陳友諒,后滅張士誠”的戰略方針,掃清江南群雄后,于1367年10月,派大將徐達、常遇春率軍25萬余人北伐中原,席卷大都(北京),直搗元上都開平,于1368年在應天府(南京)登基,建立了明朝。
2、明朝有三個都城,南京和北京,另一個叫中都,您知道在哪里嗎?
鳳陽、朱元璋老家,朱元璋祖宗都葬在那里,后來被張獻忠攻破,把老朱家祖墳都給平了,這事兒比河南周口市提倡平墳口號提前了600多年。為這事兒崇禎皇帝還來個罪已詔,自己懲罰自己,三天沒吃飯。明朝從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皇帝在北京,太子守南京,當時南京雖然首都那一套班子都有,但除兵部外其他部門基本都是養老部門。
中都鳳陽是發配太監去為老朱家守靈的地方,中都最大的官是鳳陽巡撫。當初科舉考試實行的和現在差不多,不是用的全國卷,鳳陽也是錄取分數線比較低的地區類似現在的直轄市考分錄取。當初海青天海瑞做過萬歷年間最肥差事(應天巡撫)順便八卦下,海青天是海南瓊山區府城鎮人,現在那里有一條步行街(瓊山區最繁華的街道)叫忠介路,是以海青天的謚號命名的,
3、朱元璋為什么不建都北京,而選擇南京?
先解釋一個問題,朱元璋時期從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到洪武11年。在這個時間段里,北京指的是河南的開封,而我們現在所說的首都北京,在元朝的時候叫大都,后來1368年八月,被明軍攻占后改名叫北平。南京的名字也是改了好幾次,公元1356年,朱元璋帶兵三路進攻集慶(集慶是當時南京的名字),攻破后,將集慶改為應天。
1368年正月初四建國的時候,朱元璋在應天即皇帝位,同年把應天改為南京,朱元璋為什么不建都大都(北平)?那是因為那個時候,北平還沒被打下來呢,還在元朝人手里。明朝是1368年正月初四建立的,一直到1368年的二月十二,常遇春攻克東昌,才打進山東,四月初八,才打到了河南。同年閏7月,七月十四,才攻克德州,七月二十八才打到通州8月1號改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八月二日,徐達進入元大都,
4、明朝初期為什么朱元璋要定都南京,而朱棣在奪取了朱允炆的皇位后又為什么要遷都北平?
朱元璋作為一名最底層的貧苦農民,憑借著自己在農民起義軍中的卓越領導才能。打敗諸多敵對勢力,建立了大明帝國,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我們從朱元璋的起義路線可以看出,攻占元朝首都之前,朱元璋一直在都是在我們國家的南方進行作戰,朱元璋最初就是在安徽鳳陽一帶加入的郭子興農民起義軍,然后經過滁州攻占集慶也就是現在的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