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足夠的高鐵,山東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其中,德州到東營的高鐵分為三段修建,分別是德州至商河的德商高鐵,商河至濱州的濟濱城際,濱州至東營的京滬二線,這就是省會濟南出省的高鐵太少了,之所以從濟南到武漢的高鐵,必須從鄭州轉徐州換車頭再北上濟南,這就說到山東高鐵發展的一個痛處了。
1、德州到東營的高鐵規劃了嗎?
德州到東營有高鐵規劃,而且距離開工建設不遠了。德州、濱州、東營都屬于魯北地區,三座城市基本在東西一條直線上,別說高鐵遲遲未修通,就是普通的鐵路直到2015年才通車,△直到2015年通車的德大鐵路串聯起德州、濱州、東營三市德州在京津至濟南連線上,占據優勢地理位置,有南北重要通道京滬高鐵通過。而濱州、東營就成了山東鐵路建設的洼地,
當然,濱州、東營作為山東省十六市中重要的組成,不可能被遺忘的,“三環四橫六縱”的高鐵規劃涵蓋了每一座城市,市市通高鐵成為山東省高鐵規劃的近期目標。其中,德州到東營的高鐵分為三段修建,分別是德州至商河的德商高鐵,商河至濱州的濟濱城際,濱州至東營的京滬二線,下面具體介紹三段高鐵具體規劃情況:德商高鐵線路起自德州東站,至商河縣商河南站與新建的濟南至濱州鐵路連接,全長81.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
全程共設4座車站,分別為德州東、陵城、臨邑、商河南,其中德州東和陵城站為改建,臨邑、商河南為新建,商河南站為德商高鐵和濟濱城際共用站,目前項目建設資金已經落實,用地預審也通過了自然資源部的審查,應該很快就可以開工建設了。濟濱城際線路自濟南東站引出,至濱州市濱州站與擬新建的京滬二線、濱淄萊臨高鐵連接,線路全長145公里,其中濟南東至濟陽段設計時速200公里,濟陽至濱州設計時速350公里。
全程共設6座車站,分別為濟南東、遙墻機場、濟陽、商河、惠民、濱州,其中遙墻機場站、商河南站、惠民站、濱州站為新建站,商河南站和德商高鐵共用,工程總投資約355.59億元,計劃工期4年。項目資用地預審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預計明年上半年可以動工建設,京滬二線京滬二線濱州至東營段,起自濱州站,止于東營南站(后改名為東營站),其中濱州站為原有站改擴建,高鐵普鐵共用,東營南站為新建高鐵站。
2、武漢到濟南的高鐵,為什么一定要到鄭州,再轉徐州呢?
之所以從濟南到武漢的高鐵,必須從鄭州轉徐州換車頭再北上濟南,這就說到山東高鐵發展的一個痛處了,這就是省會濟南出省的高鐵太少了。目前山東省內能夠達到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線路只有一條,還是國家統一建設的,這就是京滬高鐵,所以山東出省高鐵都只能通過京滬高鐵來轉出去。從濟南到武漢,就只能先從濟南到徐州(京滬高鐵線),換了車頭走鄭徐高鐵到鄭州,再南下武漢,否則就沒法出山東,
在2016年鄭徐高鐵開通之前,雖然濟南到鄭州兩個相鄰的省會城市,直線距離只有300多公里,坐動車的話卻只能繞道天津,路程長達5個多小時,和坐大巴時間差不多。看路線的話也是非常奇葩了!因為沒有足夠的高鐵,山東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所以痛定思痛,山東也在加足馬力修建高鐵。其中之一就是濟南到鄭州的濟鄭高鐵,
濟南到鄭州的高鐵規劃線路是從濟南出發,往西經德州齊河、聊城、濮陽、新鄉到鄭州,全長38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程跑下來只要1個多小時,比現在繞道徐州要少用2個小時的時間。目前,濟鄭高鐵鄭州段已經開工建設,山東齊河、聊城段也已經進行過公示,相信很快也能破土動工,等濟鄭高鐵建好通車,借助鄭州這個“高鐵樞紐”,山東各城市不管是往西去西安、蘭州、烏魯木齊,還是往南去武漢、長沙、廣州,都可以更順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