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愛喝茶,但有些人也許還不知道廣州的茶葉市場在哪里。黃山在更早一時期被稱為黟山,明清時期黃山屬于徽州府的管轄,這里山多地少,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古徽州出行商的傳統,當地有首民謠,叫“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清朝光緒年間,歙縣人謝正安創立了黃山毛峰茶,他1838年出生于茶葉世家里,從小就熟悉茶葉的種植加工商貿等方面,在咸豐年間,因為太平天國進徽州把家給毀了,所以只好是從低做起,1860年左右,上海頂替了廣州,成為清政府最大的茶葉外銷口岸,當時徽州茶主要是出口,也沒有什么品牌,品質也是參差不齊。
1、廣州茶葉市場在哪里?
廣州人喜歡喝早茶,普洱、鐵觀音茶香饒舌,甘香回味,一杯茶,為忙碌的生活增添一絲愜意!廣州人愛喝茶,但有些人也許還不知道廣州的茶葉市場在哪里?說起廣州的茶葉市場,那就不得不提南方茶葉市場了。南方茶葉市場位于廣州市荔灣區芳村,商鋪面積6萬多平方米,市場在2001年被定為廣州市四大重點專業批發市場之一,
市場內匯集了來自潮汕、福建、云南、湖南、江浙以及全國各地三千五百多家茶商。市場內經營的茶葉和茶具品種齊全,茶葉涵蓋了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等六大茶類,包括云南普洱、安溪鐵觀音、浙江龍井等上千個茶葉品種,交通:自駕路線:廣州市芳村大道中---洞企石路---觀光路---南方茶葉市場。公共交通:廣州市內地鐵1號線至芳村站,B2出入口往后走約90米到芳村公交車站乘坐838路到南方茶葉市場總站,C出入口往前約60米芳村隧道口站乘坐411、783、廣81路到山村公交站,行約500米至南方茶葉市場,
2、黃山毛峰的茶怎么樣?
黃山毛峰茶,產自于安徽省黃山一帶,有38個鄉村都屬于原產地域,主要是集中在黃山風景區,徽州區,歙【she四省】縣,祁門這幾個地方,那歙縣的產量是最大的,大約占到總量的45%左右,祁門能占到25%左右。成品茶是分成特級,一級,二級,三級這么四個等級,如果仔細分,特級可以分成上中下三等,一級,二級,三級每一級別里都可以各分出兩個檔次來,
歙縣產的黃山毛峰,干茶普遍會更綠一些,相對的品質一般,而黃山風景區徽州區產的口感是最好的,當然目前最被公認的品質最佳的多半還是出在富溪鄉,另外太平猴魁的那個產區新明鄉一帶也有出產,品質都是拔尖的。這里我想先吐槽一下這個茶,黃山毛峰有幾個在生活中經常中遭人恨的地方:一個是它的茶體偏輕,下沉得慢,如果水溫偏低,浸泡的時間短,它往往都浮在水面上,用來招待客人的時候容易短時間的聚會,這話都說完了,人要走了,茶還沒下沉,給人的感覺像是沒泡好的樣子,容易造成雙方的尷尬,
第二個就是它的成品茶,這個芽葉太過得舒展,占空間,一個包裝盒里裝不了多少,那么銷售保管中也自然會造成了成本偏高。第三個黃山毛峰在最近的幾十年里,始終是這個不溫不火平白直敘的銷售人,沒有什么明星效應,沒有什么光環炒作噱頭,就造成了這款茶在經銷中的利潤偏低,同時大眾對于這款茶的心理接受價位也偏低,很多茶不如黃山毛峰的品質口感,但是價格可以賣到數千上萬元,而黃山毛峰它的品質非常好,性價比很高,可是總是賣不好價格,尤其是一些作坊式的生產廠家,包括一些賣散茶的經銷商,因為沒有品牌效應,一斤茶掙個幾十塊錢還,還不夠費用成本,但由因為各種原因還不得不經銷它,
黃山茶其實在400多年前就已經出名了,被稱為“徽茶之首”。據《徽州府志》記載,“黃山產茶始于宋之嘉佑,興于明之隆慶”,《黃山志》里面也有這樣的描述,說"蓮花庵旁就石隙養茶,多清香冷韻,襲人斷腭,謂之黃山云霧茶”。這個黃山云霧茶,根據史書記載,就相當于是黃山毛峰的祖宗,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據《歙縣志》記載,朱元璋起義的時候,就已經喝到過炒青散茶了,因為它本來就是安徽鳳陽人,所以很可能在他小的時候已經接觸習慣了安徽散茶,這也造就了他得天下之后,不喜歡前朝的一些精細的龍團鳳餅茶,所以改天下以散芽葉茶進貢,進而形成了綿延至今的韻法的興起。
黃山在更早一時期被稱為黟山,明清時期黃山屬于徽州府的管轄,這里山多地少,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古徽州出行商的傳統,當地有首民謠,叫“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古徽州出了大量行走天下的商人,自然有把茶帶動天下,我們中國的10大名茶里在安徽占了4個,除了六安瓜片不在這一區域,祁門紅茶,太平猴魁,黃山毛峰,都是黃山這一帶皖南茶區的。